第1356章 大結局(第4/5頁)

接下來的五年,經貿合作以及人文交流,將取代戰爭,成為亞歐非大陸,乃至整個遊戲世界的主流。

全球百姓期盼的和平,終於真正降臨。

只要大夏跟歐羅巴帝國能保持定力,不主動掀起大戰,道森皇朝、暗夜帝國以及印第安帝國,就不可能起什麽心思。

得到消息的傑克,失落不已。

他這才醒悟,真是小看了大夏的那位攝政王。

從頭到尾,大夏的這一番表演,為的就是拿下西伯利亞,一統亞洲,根本就沒有掀起全面戰爭的意思,讓傑克白高興一場。

歐羅巴帝國跟大夏的妥協與互動,更是赤裸裸地表明,全球主導權被兩大帝國牢牢握在手中。

道森皇朝的邊緣化趨勢,日漸清晰。

傑克還只是失落,卻有人打心底裏感到害怕,那人就是暗夜帝國的國王本田圭佑,在得知《烏拉爾條約》簽訂的次日,就派出使節團前往大夏。

本田圭佑表示,暗夜帝國願意跟大夏永續友好,同時乖乖獻上此前奪去的夏威夷群島,以示誠意。

如此,夏威夷郡以這般戲劇的方式,重歸大夏懷抱。

……

十月五日,大夏攝政王發布一系列政令,做出對西伯利亞地區的安排。

敕令,將整個西伯利亞地區設立為北亞都護區,下設西西伯利亞行省、中西伯利亞行省以及東西伯利亞行省。

撤銷北疆都護府,北原行省以及遼金行省,劃歸朝廷直轄。

北疆都護府的相關人員,整體轉隸至北亞都護府。原北疆都護雄霸,繼續擔任北亞都護;原北疆都護府長史尉繚,同樣繼續擔任北亞都護府長史。

北亞戰區,自然也是轉移至北亞都護區。

與此同時,樞密院還擬定了一項裁軍計劃,準備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根據形勢發展,漸次裁汰或者轉隸南亞兩大集團軍以及西亞兩大集團軍。

當然,裁軍歸裁軍,對預備役的管理,大夏可永遠都不會松懈。

以大夏的軍事基礎,真要爆發世界大戰的話,可在短時間內,重新征集起五百萬以上,有著作戰經驗的預備役部隊。

這也是維護大夏統治的根基之一。

隨著工業化快速推進,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也在日新月異,一款款新式武器的誕生,意味著戰爭形態也在逐漸轉變。

軍隊人數,將不再是決定軍事力量的主要因素。

這當然是後話。

……

拿下西伯利亞地區對大夏的意義,不僅在於在地理上一統亞洲,也不僅在於多了一塊廣袤無垠的海外領土。

更大的意義,還在於獲得又一油氣資源。

至此,全球範圍內七成以上的油氣資源,盡數掌握在大夏之手,賦予了大夏定價油氣價格的權利。

也給大夏幣的全球化,增添了又一重要籌碼。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未來,大夏幣將逐漸跟黃金脫鉤,轉而跟有黑色黃金之稱的石油掛鉤。

在這一點上,大夏已經提前完成戰略部署。

除此之外,設立北亞都護區,等於掃除了大夏的又一邊境隱患,北面有烏拉爾山脈這樣的天險,基本可以做到高枕無憂。

再有一點,拿下西伯利亞地區之後,大夏海軍還可順勢控制白令海峽,繼而進入北冰洋,進一步增強制海權。

未來,大夏還準備籌建北冰洋艦隊,加強都北冰洋的控制。

通過北冰洋,大夏還能跟鋼鐸節度使府形成互聯互通,從大的地理方位上,對歐羅巴帝國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如果再想遠一點,控制西伯利亞地區之後,為大夏從陸路進擊北美,提供了一種可能,比如阿拉斯加地區。

如此一來,配合美洲都護區,大夏就可對道森皇朝實施南北夾擊。

總而言之,雖然目前西伯利亞地區的土地開發價值並不大,卻補齊了大夏全球戰略最弱的一環,讓大夏的全球版圖形成一個完美的閉合。

也讓大夏的全霸主地位,變得牢不可破。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大夏就算不惜發動一場全面戰爭,也要從歐羅巴帝國手中,硬生生撕下西伯利亞地區的原因了。

這一戰略安排,早在蓋亞九年底的軍政會議上,就已敲定。

攝政的冰兒,很好地執行了這一戰略,讓全程關注此事的歐陽朔,欣慰不已,直感這幾年對冰兒的栽培,沒有白費心思。

數年的培植,終於開花結果。

……

蓋亞十年十二月三十日,宇宙,大夏艦。

棧橋。

歐陽朔坐在艦長席上,前方的弧形透明屏幕上,將外面的星空景象呈現的一覽無遺。

屏障正中,一顆巨大的綠色星球映入眼簾。

那正是希望星,一顆森林覆蓋率超過65%的超級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