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大結局(第2/5頁)

大夏帝國自然是獨霸全球,是名副其實的全球霸主;歐羅巴帝國以及道森皇朝,則分別在歐洲以及北美獨領風騷。

暗夜帝國偏安一隅,再沒了向外拓展的空間。

至於印第安帝國,在眼下的全球大勢之下,只剩下苟延殘喘,能否存續,或者說能存續多久,完全取決於大夏的態度。

全球範圍內,唯一還有爭議的領土,似乎僅限於中非地區。

大夏帝國、歐羅巴帝國以及道森皇朝,都在非洲擁有大量領地,中非的剛果地區也是唯一的爭議之地,可視為三大帝國的緩沖地帶。

未來的爭鬥,怕是會更加波譎雲詭。

……

轉眼之間,已是六月。

六月三日,上午十時許,星際艦隊順利抵達資源星外太空。

如此也就意味著,分別的時刻到了。

歐陽朔沒做煽情的告別演講,也沒搞什麽隆重的告別儀式,當天中午,即悄悄指揮大夏艦以及華夏艦,脫離大部隊,駛向未知的征途。

兩艘戰艦在全球玩家的注視下,消失在茫茫太空之中。

人類歷史,就此揭開新的一頁。

……

起航之後,包括歐陽朔在內的拓荒團隊成員,就很少出現在遊戲世界了,他們整天在星艦之上,討論制定具體的拓荒計劃。

事無巨細。

拓荒團隊出征之後,遊戲世界似乎也變得冷清起來,波瀾不再。

這當然只是假象。

爭霸路上,鬥爭永無止境。

蓋亞十年九月,經過四個月的梳理,大夏對西亞的整頓,正式告一段落。戰爭的創傷,已經漸次被撫平。

隨著大量商人的湧入,西亞都護區迎來空前的繁榮。

波斯灣油氣資源的開采,已被帝國納入規劃之中,必將成為帝國工業化的新引擎,將帝國帶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穩定西亞之後,徹底打通亞歐非通道,更是已經提上帝國最高議程。帝國將不惜耗費巨資,用兩到三年時間,建成這一陸地交通奇跡工程。

帝國六大艦隊已經悉數完成換裝,牢牢掌控住全球制海權。

海上貿易額,每天都在刷新紀錄。

隨著大夏幣成為全球貨幣,大夏正日漸扮演著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者以及全球經濟的主引擎。

尤其是華夏區,更是全球經濟中心。

大夏銀行,更是在朝中世界銀行的目標,穩步邁進。

沿海城池的工業化之路,突飛猛進,科技日新月異,各色產品不斷湧出,大夏帝國正在從一個農業帝國,華麗轉型成為一個工業帝國。

正在修建的亞歐非大鐵路,更是將整個亞歐非大陸連成一體,徹底打通一條路上絲綢之路。

如此海陸聯動之下,帝國本土跟海外之間的距離,將變得越來越短。

相比之下,獨占北美的道森皇朝,既沒有前世的制海權,也沒有海外盟友或者關鍵性海外領土,就連基本的對外貿易,都還得看大夏的臉色行事。

基於此,道森皇朝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日漸消退。

照此趨勢下去,終有一日,道森皇朝將走上跟暗夜帝國同樣的道路,漸漸被孤立,遊離在世界主流的邊緣。

未來,亞歐非大陸板塊,才是世界的中心。

全球大繁榮之下,戰爭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

九月一日,幾乎沒有任何征兆,大夏帝國突然向歐羅巴帝國宣戰。

消息一出,全球震驚。

全球第一帝國跟第二帝國之間一旦開戰,無異於一場世界大戰。

普通百姓不知所措,為此憂心忡忡。

大夏軍確實在行動。

北亞,大夏鳳翔軍以及北疆軍,在戰區統帥李牧的指揮下,悍然越過北部邊境,殺進西伯利亞地區。

中東,南亞第一集團軍以及第二集團軍,西亞第一集團軍以及第二集團軍,甚至包括隸屬西亞戰區的飛熊軍,都在向歐洲邊境移動。

看情況,一場大風暴,正在向剛成立不久的歐羅巴帝國襲來。

不僅如此,在非洲大陸,隸屬非洲戰區的北非軍,頻頻向歐羅巴帝國的西非地區施壓,擺出一副進攻架勢。

而在歐洲,隸屬鋼鐸節度使府的西歐軍以及北歐軍,也在積極備戰。

在海上,地中海艦隊以及大西洋艦隊,在一個個關鍵航路加強巡視,意欲封鎖整個歐羅巴帝國的出海口。

戰爭態勢,一觸即發。

這讓新生的歐羅巴帝國緊張不已。

經過四個月的磨合,歐羅巴帝國雖然已經度過最危險的磨合期,可內部事務依舊沒有徹底理順。

畢竟是兩大陣營的融合,談何容易。

尤其是對中樞地區的日耳曼百姓而言,西班牙人、高盧人、凱撒人以及羅曼諾夫人,都是他們的仇人,背負著血海深仇。

要知道,兩年的大戰,讓日耳曼百姓直接銳減了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