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回 禍福反復三士同功 追兵緊逼忠臣救主(第3/4頁)

再說方才被定正的士兵打倒的牛馬販子,有五六個人。他們都滿頭沙土,發髻蓬松地站起來,嘴裏罵著。同夥伯樂裏的幾十個年輕人跑過來問是為何故。他們一聽也都十分憤恨,不但未能安慰被打的人,自己也非常惱火但毫無辦法。其中有個叫馬淵場九郎的老騎手,是牛馬販子們的頭人,他平素仗義好管閑事,是個頗為自負的江湖好漢。他對扇谷士兵的蠻不講理非常憤恨,先叱責那幾個挨打的徒弟們說:“他們仗著管領的淫威,搶奪買賣人的東西,難以令人心服。不僅今天有這樣的暴行,他們從上到下,經常買東西不給錢,虐民肥己,今日的敗仗就是報應,據說他們僅帶了二三百名殘兵敗將尋路逃跑,那種慘狀你們沒有耳聞目睹嗎?若是百八十文錢的損失也就認倒黴了,可是不湊金幣不能交易的活馬,被搶去幾匹,你們從明天起用什麽讓家裏的人喝粥?還不趕快追上把馬要回來。處事要果斷,你們這些膽小鬼!”被他這樣一番責罵和鼓動,牛馬販子也有了勇氣,還有村裏的年輕人也不管好事或不好事的,仗著人多,手持竹槍、腰刀、棍棒、魚叉、船篙,有的還紮上頭巾、系好束袖帶,都很快武裝起來,由場九郎帶頭,把剩下的馬匹牽過來,有五六個人騎上馬,大家準備出發時又有些人跑來參加,竟有三百多人,他們說:“這樣可以抵得過他們了。快去追!”這群人一窩蜂似地吵嚷著追上去。

此刻在這個渡口還有一夥兒逃亡者,不是別人,而是日前妙見島的水寨被攻破,被犬田小文吾擒拿的彥別夜叉吾數世。他由於犬田的慈善,與他的一百五六十名士兵一同被載上獨木舟予以流放。船在大洋中漂流了兩三天,因為今天得到東南風,被漂到這河崎海岸。定正的戰船在洲崎海面遭到敵人的火攻,其中有一艘戰船只是船頭被燒焦了。數世發現船上一個人也沒有,許多甲胄和器械拋棄在船上。他還發現了燒剩下的船標,知道是扇谷家的戰船。他心想:“原來今日在那邊海面發生了戰鬥,管領〔指定正〕 可能吃了敗仗。”他心裏十分不安,便先讓兩三個士卒上岸去探聽這裏的風聲。稍過一會兒,那士兵們慌張地跑回來向他稟報,得知定正僅帶了三百多名殘兵敗將方才逃到此地,在馬市搶奪了幾匹馬騎著住矢口那邊去了。另外牛馬販子們很恨他,糾集了三四百人去追趕。數世聽了既驚且喜,便對手下士兵說:“我在妙見島被犬田所擒,未帶太刀和戎衣,與你們同乘這獨木舟被流放,漂到這裏。幸而自家燒焦的戰船也漂流到這個海濱,船上有許多器械和戎衣,你們都把它穿上,拿起弓箭或刀槍,去追擊侵犯管領的歹徒,如能將他們消滅,既可雪前次之恥,又可使管領安寧。快去!快去!”經他這一催促,大家都鼓起了勇氣,回答說:“快去侍奉管領將軍。”他們於是便拿起戰船上的鎧甲穿在身上,有的背箭拿弓,有的挾著槍,很快便準備完畢,說:“快走。”這些殘兵跟著數世,飛也似地沿著河灘向矢口奔去。

卻說扇谷定正采納箕田後綱的意見,帶領憲儀、廣原、達賴和三百多名殘兵,急忙投奔矢口而去。這時忽然有大約三四百名敵人追來,都身穿戎裝,其中有五六個騎馬的,手裏拿著器械異口同聲地喊:“不能讓搶馬賊跑了!”這些人很快便來到跟前。後綱回頭看看罵道:“原來是那些牛馬販子,對征用馬匹懷恨在心,便以下犯上,這樣無法無天,爾等就不怕天罰嗎?”他一邊罵著,一邊調轉馬頭。真是亂世的習俗,商人也都好武,場九郎毫不畏懼,說了一聲:“上!”眾人便揮舞器械攻了上去。這時跟著後綱,抵擋敵人的士兵有一百多名,人雖不算少,但是方才在海戰中遭到火攻,好歹逃脫了性命,至今還沒吃上飯,餓著肚子,仗打得很不如意,竟被這烏合的小敵擊敗。定正見後綱岌岌可危,不得已便讓憲儀、廣原和達賴帶領二百多名殘兵調轉馬頭,迎上去援救後綱。這時又有一隊軍兵出現在敵人背後,其士兵僅有一百五六十人,都是步行沒有騎馬的,其中好似個頭領拿著槍高聲喊道:“歹徒們,休得無禮!現有管領家四位家老之一的大石石見守憲重手下的頭領、把守下總妙見島水寨的頭人、彥別夜叉吾數世在此,要爾等引頸受誅。”他報名後勇猛地帶領隊伍攻上前來。箕田後綱的士兵見不料來了援軍,個個精神振奮,就像海蜇長了骨頭一樣,從前後向這些已經膽怯的暴徒猛攻。馬淵的同夥腹背受敵,許多人被殺死。馬淵場九郎與箕田後綱交鋒,他的武功雖然不錯,但所持的器械是竹槍,槍尖被擊斷,他一膽怯,被後綱“呀”地大吼一聲,刺穿前胸,撲通墜落馬下,他的馬往路旁一跑,眾人也開始逃散,被殺死不少。由於數世的援助,將兇悍的優勢暴徒,殺得死傷敗逃,清除了前進路上的阻礙,大家十分喜悅。其中定正對突如其來的彥別夜叉吾的效忠奮戰甚感驚訝,他立即讓大石憲儀將數世喚至馬旁,要親自問其來意。彥別數世誠惶誠恐地對憲儀說:“臣日前被裏見的防禦使犬田小文吾悌順將妙見島的水寨攻破,兵敗後不得不帶領一百五六十名殘兵,乘船脫離了虎口。船在海上漂流了一兩天,今天才到河崎海濱,聽人說那裏的許多暴徒糾集在一起想去追趕管領進行尋釁,並且已經出發。臣甚感吃驚,便隨後前來,果然管領在中途遇到危難,因此助了一臂之力,與大家協力消滅了賊徒。”他虛實參半地自誇方才的僥幸之功,還沒待他說完,從這河灘的岔道,又追來一支勁敵,這不是別人,正是犬山道節忠與。他們騎著方才此處戰鬥中喪主的三匹馬,左邊是荒川太郎一郎清英,右邊是印東小六明相,他們帶領一千五六百名士兵,隊伍不亂,陣勢整齊,以猛虎下山追趕群羊之勢撲了過來,道節用震撼四野的聲音高喊道:“定正,你休得逃走,不怕被人恥笑嗎?今年正月在高畷,我射落你的頭盔,雖然報了舊君之仇,但還未能取得你的首級。今有煉馬的舊臣、武藏的豪傑、如今是裏見的防禦使犬山道節金碗忠與在此,你不會忘記吧,趕快回來!回來!”定正聽了十分吃驚害怕自不待言,連憲儀、廣原、達賴、後綱、數世等也都嚇破了膽,心想又遇勁敵,實難幸免,便讓四百五六十名殘兵向前擋住去路,不讓敵人進入河灘,暫且進行防守。可是印東明相和荒川清英一馬當先沖了過去,揮槍將敵兵刺倒。他們手下的士兵也英勇地沖殺過去,喊著殺聲亂殺亂砍,對方的饑餓士兵,頃刻間便被這支勁旅殺敗,傷亡慘重,其余的都急忙逃跑,人馬所剩無幾。數世被印東小六斬殺;白峰廣原和信城達賴被道節和清英所殺。其中獨有箕田後綱,雖數處負了重傷,但他還想保護定正撤離,便與兩三個少壯近侍留在那裏浴血奮戰,終於一騎也未幸免,全都戰死在亂軍之中,不失人臣之義。道節誇獎說:“敵軍中也竟有這樣的忠義之士。”然而他不想讓定正漏網,便不顧日暮後道路黑暗,與明相和清英一同馬不停蹄地督促士兵緊緊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