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第6/7頁)

重量單位:十盎司(ounce)等於一磅,十磅(pond)等於一石,十石(stone)等於一碩,十碩(hundredweight)等於一噸(ton)。

王之血脈(the Blood):霄辰人對於貴族的稱謂。有人生來即為王之血脈,也有人可以憑突出的功績或對帝國的忠誠而晉升為王之血脈。王之血脈有等級之分,高階王之血脈會剃光半邊頭發,將多枚指甲塗成彩色,等階愈高,擁有的彩繪指甲就愈多;低階王之血脈只能將小指的指甲塗成彩色。

同袍軍(the Companions):伊利安的精英軍事組織,現在由大將迪墨特·馬克林指揮。同袍軍是伊利安國王的護衛,並且堅守著這個國家的各個邊境要地。在伊利安的對外戰爭中,同袍軍通常都被用於攻擊敵人最強的部位,突破敵人的弱點,以及在國王不得不撤退時作為後衛。和其他國家類似的精英戰士不同的是,外國人(除了提爾人、阿特拉人和莫蘭迪人)不僅會在同袍軍中受到歡迎,他們甚至還有可能晉升到最高位階,伊利安平民也有同樣的晉升機會,這在其他國家同樣是不常見的。同袍軍的制服包括綠色外衣、有伊利安九蜜蜂花紋的胸甲和帶有鋼制護面甲的錐形頭盔。同袍軍大將在外衣袖口處有四道金絲編結的花邊,頭盔上有三根細長的黃金羽毛。副將在袖口上有兩道黃色鑲邊,頭盔上有兩根細長的綠色羽毛。校官袖口有一道黃色鑲邊,頭盔上有一根綠色羽毛。旗手在袖口上有兩道缺口的黃色鑲邊,頭盔上有一根黃色羽毛。班長袖口上有一道缺口的黃色鑲邊。

棄光魔使(the Forsake):這是史上十三名最強的兩儀師在舍棄光明、投身暗帝以換取永生不死後所獲得的稱號,他們對自己的稱謂是“使徒”。根據傳說和片段的史料顯示,他們在暗帝再度被封印時也跟著一起遭到囚禁。至今他們的名號依舊被拿來嚇唬不乖的小孩。他們是:阿極羅、亞斯莫丁、巴薩摩、拜拉奧、狄芒德、古蘭黛、伊煞梅爾、蘭飛爾、麥煞那、魔格丁、雷威辛、沙馬奧和色墨海格。雖然世人相信在暗影之戰中只有他們背棄了光明。但實際上背棄光明的並不僅僅是他們,這十三名棄光魔使只是所有光明的叛徒中位階最高的。自從他們在封印中醒來以後,他們的數量已經縮減了。最近一些與棄光魔使打過交道的人相信,男性棄光魔使中只有狄芒德和沙馬奧還活著,女性中則只有古蘭黛、麥煞那、魔格丁和色墨海格還活著。但最近發生的一些詭異事件表明,暗帝或許已經遴選出新的棄光魔使,或者墳墓之王通過某種手段,喚回了已死的人物,而這兩名重新被賦予肉體的棄光魔使被稱為奧森加和亞蘭加。最近,一個自稱為莫瑞笛的男人出現了,他也許是另一個被暗帝從墓穴中喚醒的已死棄光魔使。還有一個自稱為辛黛恩的女子可能也是這種人。但因為亞蘭加本是一個男人,卻作為一個女人被喚醒,所以莫瑞笛和辛黛恩這些名字可能只是一種身份的掩飾。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信息才能明了。

裁判團(the Questioners):聖光之子中一個獨立的集團,他們立誓要從沖突中找出真相,並且不擇手段找出暗黑之友。在尋找真理和聖光的路程中,他們最入門的手段就是嚴刑拷打,對他們來說,真理早已在自己心中,而最重要的則是讓嫌疑犯認罪。有時他們的行動甚至完全脫離聖光之子和其管理階層塗膏人議會(Council of the Anointed)的掌握。裁判團的首領是至高裁判者(High Inquisitor),現在由拉丹姆·埃桑瓦(Rhadam Asunawa)擔任,他也擁有參與塗膏人議會的資格。他們的徽記是一根血紅色的牧羊人曲杖。

野獵(Wild Hunt):許多人相信,暗帝(在提爾、伊利安、莫蘭迪、阿特拉和海丹經常被稱作老妖)會在夜晚時分帶領他的“黑獵犬”,也就是暗之獵犬出來狩獵靈魂,這就是野獵。人們相信,任何人只要看到暗之獵犬從面前經過,就會立即導致死亡,死的可能是看到暗之獵犬的人,也可能是他們最心愛的人。在十字路口、黎明之前和日落之後遭遇野獵尤其危險。

翼衛隊(Winged Guards):梅茵之主的私人護衛,梅茵的精英軍事組織。翼衛隊成員都會穿戴紅漆胸甲和能夠護住後頸的壺狀有沿的紅頭盔,手持系紅飄帶的騎槍。軍官的頭盔兩側有翼狀裝飾,其等級由頭盔上細長羽毛的數量來表示。

智婦(Wise Woman):對艾博達一些女性的尊稱,這些人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醫術,她們幾乎能治好任何傷員。一名智婦傳統上會系紅腰帶。有些人注意到,許多智婦,實際上是大部分艾博達智婦甚至都不是阿特拉人,艾博達本地人成為智婦的就更少了。直到最近才有很少一些非智婦的人知道,所有智婦實際上都是家人,她們使用醫療異能救治傷員,使用草藥和藥膏只是她們的一種掩飾。霄辰人占領艾博達的時候,家人全部從艾博達逃出,於是那裏也就不再有智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