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咒俑(第2/11頁)

那是人——且是士兵的立像。

比真人大了許多。

與大猴不相上下。

挖出第一尊時,大猴發現還有一尊。

“哇呀,還有一尊,一模一樣的。”

為了要挖出那兩尊陶俑,大猴拼命挖大洞穴時,又發現另外四尊。

“這麽一來,可沒完沒了啊。”

於是決定暫時先挖出最早發現的那兩尊。

兩尊陶俑,沐浴在午後斜照的陽光下,佇立在眾人眼前。

這兩尊兵俑均身著甲冑。

當然,並非實物,只是俑體一部分。腳上也都穿著鞋子。一是方口齊頭鞋,另一為高筒靴。

雖然都蓄有髭胡,但兩俑容貌相異。

一人右手持劍。

劍非俑體的一部分,而是真品。

實際上,那兵俑並未握劍。不過,兵俑右手呈握劍形狀,拇指和其它手指間騰出一個圓孔,看似確曾握有某物。

掉落在腳旁的劍,大概正是右手所握的吧。

另一尊兵俑則持帶長矛。

這尊兵俑手裏握著狀似銅矛的對象,出土時卻剝落崩裂,結果,只挖出了銅制矛頭而已。

鞋下方有台座,兩名士兵端立在台座之上。

“果然是人俑。”空海望著兩尊俑像說道。

俑——意指人形木偶,也就是人像。

陶俑,指陶土捏塑成形的俑。也就是燒制而成的俑。

“啊,制作得真是到家——”

柳宗元發出贊嘆聲。

白樂天咬閉嘴唇,一語不發,表情看似在發怒。

“吶,空海,如果這是俑的話,豈不表示——”

話說到這邊,逸勢似乎不想再說下去,硬又吞回嘴裏了。

所謂俑,是指埋葬在皇陵的仿真人偶。屬於墓穴陪葬的葬具之一。

如果用木造的就叫木俑,用陶燒制的則稱為陶俑。

最早的時候,是以真人殉死,陪葬王陵,後來,才改以俑替代。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孔子便曾如此說過。

“從地點來看,這應該是始皇帝的陪葬品吧。”

空海說完,轉過身向後望去。

秦始皇陵墓巍然聳立於對面,高約八十公尺,東西南北各寬三百六十公尺。

說起來,是座人工堆造而成,巨大的小高丘。

空海所站立的棉花田,正位於始皇陵墓東側——約一點八公裏處。

“大概是吧。”柳宗元說。

“是這樣嗎?果真如此,始皇帝死於始皇三十七年——”

逸勢用興奮的口吻說道。

“千年以上的舊事了——”空海說。

秦始皇駕崩於沙丘平台,時當公元前二一○年。

空海入唐,停留長安,是八○五年。

正確算來,始皇帝死亡迄今,已經過一千零一十五年的悠悠歲月了。

這真是……

面對時間的洪流,逸勢竟無以言對。

“這整片田裏,大概都埋藏著相同的東西。”

空海說道。

“這麽多——”

徐文強發出哀鳴的聲音。

“這下子可挖不完了——”

大猴話畢,卻沒人笑得出來。

“此話當真?”柳宗元問。

“沒錯。先前我來回走了一遭,察看這裏的地氣,地底似乎埋藏著剛剛斷氣的屍體。而且是整片田——”

空海像要甩開纏繞身上的無形蜘蛛網一般,身子微微抖晃。

“這片土地所遭受的咒力十分強大。不過,既然是始皇帝的陵墓,具有如此強大的咒力,也就不足為奇了。只是——”

空海喟然長嘆之後,環視了廣袤的棉花田。

棉樹抽出的新綠,任風吹拂搖擺。

夕陽余暉之下,幾朵白雲浮現在蒼茫天際。

無以形容……

朗朗晴天之下,怎麽會埋藏著這麽多無以形容的戾氣呢?

對於一無所感的人,空海無法說明眼前所感受到的不祥氣氛。

可是,眾人的眼裏,卻似乎都可以見到層層疊疊橫臥在這土地底下的兵俑群。

無人打破空海的沉默。

起此一咒,竟能跨越如此遼闊的時空。

“遼闊得無以形容——”

大唐的大地、子民,似乎擁有與天同等的廣度。

耳邊傳來輕微的牙齒打顫聲。

空海循聲望去,白樂天站在不遠處。

他的身子正微微顫動著。

視線既非看著天也非看著地,白樂天想咬住嘴唇。

然而,強烈的顫抖令他無法咬住嘴唇,也因此才發出牙齒打顫聲。

白樂天的視線,與其說拋向遠處的虛空——倒不如說是凝視著自己內心深處。

某種強烈的情緒與感動,似乎正緊緊攫住這個男人。

“司馬遷《史記》中,曾描述始皇帝陵墓:‘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這些陶俑,應該是守護地下宮殿的士兵吧。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正是傳說中始皇帝地下宮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