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戲中戲白骨作祟怪 錯上錯長老遣大聖 (第6/7頁)

悟空降下雲頭,只見昔日郁郁蔥蔥、四季常青的洞天福地變作窮山惡水,瑤草奇花易為荒草野蒿;山寨高墻圮毀,登山石徑失修;也有幾棵樹結著稀稀落落的果子,揪一個嘗嘗又酸又澀;也有幾道溪流瀑瀑流過,那水兒浮著枯枝敗草又臟又渾。走著野草蔓延的山徑,望著夕風中搖曳的野花,聽著歸鳥的啁啾,悟空心裏一片淒涼。

到了水簾洞,已無“水簾”。踏行入洞,只見一群猴子,正朝一石猴磕頭。石像前供著幾枚不紅不青的山桃、杏兒,幾串不紫不黃的葡萄、香蕉。

一個小猴趁眾猴叩頭之際,偷了一串葡萄,被大猴發覺,劈面一耳刮子:“小賤爪,等不得窮叠①,也叫你大聖爺爺領了享,再吃不遲!”小猴哇一聲哭了,葡萄還緊護在懷裏不丟。

悟空見狀,好生不忍,說道:“罷了,罷了!小孩子家,就叫他吃吧!

看那副尖嘴猴腮熊樣兒,也怪可憐的!”眾猴扭頭,俱不認得他。一猴道:

“你是哪山的老猴,跑來多嘴多舌?”眾猴齜牙咧嘴,便要攆他:“又來個打秋風的。快走,快走!”悟空驚道:“你們不認得俺了?——俺是你們大聖爺爺呵!”眾猴看看道:“像也不像,不像也像,焉知真偽?你若是大聖爺爺,該從天宮來,如何這般狼狽———件破斜襟直掇,汗漬斑斑;一條舊虎皮裙兒,蟲蛀毛掉;餓得兩眼深陷,瘦得皮包骨頭;脖頸上灰有三寸,手心上繭子倒有三分。哪兒像個天宮享福的大仙兒!”又道:“一身行頭不值半兩銀子,偏頭上又套只值錢的金圈子,不倫不類,叫人生疑。”皆搖頭,“不是大聖,不是大聖!倒像是‘窮而走險’,截道砸杠子之輩!”呼地圍① 等不得窮叠——方言,沒有耐性之意。

上來,拉胳膊扯腿:“快從實招來,饒你不死!”

大聖哭笑不得,“孩兒們快放手,誰說俺在天宮享福來?”一猴道:“青白朱玄四爺爺說的!”猴王道:“可是青龍白虎二元帥、朱雀玄武二將軍?”

眾猴互道:“咦,這老猴看過咱的旅譜?”悟空恍然悟道:“卻是俺糊塗了!

俺離此山已五百年之久,那時你們還不知在誰腿肚子裏來,怎麽認得!——

快去叫你們爺爺來,自有分曉!”

眾猴見他說的有理,便留下幾個看著悟空,另幾個撒蹦兒便跑。一霎便請來了青白二帥、朱玄二將,一見悟空,又驚又喜,皆跪拜:“大聖,你可回來了!”遂扶悟空正位上坐了,又喚眾猴來參拜,雖比不了舊日光景,還有數千,黑壓壓一片,悟空自是喜悅。那四將帥又令掌燭擺酒,為大聖接風。

一時燈火通明,酒肴齊備。悟空品酒酒不醇,嘗果果不甜,心中亦作苦。問老猴這些年山上情景。四老猴道:“因大聖蒙難時,天兵曾縱火焚山,過火後一片焦黑,有數十年寸草不生。後來雖種植養息多年,終因傷了地氣,故此草木萎靡,泉水不清,全無舊時景象了。”

大聖嘆息不已,亦道了自己脫厄護法、一路上的遭遇。說到因滅妖又遭謫貶,不免傷感。四老猴勸道:“此乃天意,叫大聖回家,有何惱的!俗話說‘樹高幹尺,葉落歸根’,取甚破經,求甚正果!那唐三藏難伺候。功果成了,只怕伺候的事更多!言語怕冒犯了佛祖,行道伯沖撞了禦駕。你性子又直,又有前科,不曉得哪會兒便得罪了這仙那佛的!他們互相通個口風,暗地下個絆子,叫你受無數的腌臜氣,到最後落個‘姥娘不喜,舅舅不愛’,何苦來!在這花果山上,你是王是尊,上下左右,縱橫捭闔,任意恣行,自由自在,是何等地快活!誠如古語‘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至理名言也!”

猴王聽了,連連點頭,道:“眾卿所言極是!今兒天晚了,明兒便與俺扯出舊日‘齊天大聖’旗號!俺再去那天上地下海裏河裏十洲三島神仙洞府走一走,借些甘霖瓊花,重新將這舊山水裝扮了。你等也齊心協力,修路築寨,招兵買馬,重整花果山,再振大聖威,如何?!”

群猴聽了,喜氣洋洋,奔走相告。悟空吃了一盅酸溜溜的椰酒,忽笑問青白二帥:“你們給小猴講俺的故事,怎的只言“過五關斬六將’,不言‘夜走麥城’?”二帥謝罪道:“也是想美化大聖的意思。因之只說到大聖入天宮享樂便圓滿了!”大聖搖頭道:“不好,不好!凡英雄,必經種種坎坷,能屈能伸,能苦能樂,方是大丈夫也!”二帥道:“大聖所言極是,趕明兒召集眾兒孫,請大聖拉一拉這五百年間無限艱難辛苦,功勞業績,隨令能歌誦的編成唱詞活本兒,百年幹載流傳下去,豈不善哉!”悟空笑道:“橫豎你們都拍馬,幸虧俺是個清醒的,不然這花果山也得出個糊塗皇帝,娶狐狸子做老婆,吃忠臣心什麽的。要不便聽信讒言,說這個誤國,那個謀反,一發推出午門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