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有情劫 第五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第3/3頁)

片刻,滿室光明卷將攏來,聚成一束,落在拓跋宏頭頂,將他罩在其下,好有盞茶光景,倏然倒收而回,光芒消歇,巖畫再無異狀。

竇太後攜拓跋宏向巖畫跪拜,立起身來,清聲道:“祖神指示,極是明白,群臣八部,見過新君。”拓跋余、長孫道生心中懊惱,只是祖神顯象,怎敢有違?只得與眾人一起拜倒,山呼萬歲,一城皆聞。

新君登輦,在群臣扶持之下徐徐還宮,城中百姓沿街跪拜,叩見新君。

魏太平真君二年,唐貞觀十四年,七月初五,拓跋宏即位於太華前殿,年號太和。

拓跋宏繼位之後,諸事不動,百官加官一級,尊竇太後為文明保國太皇太後,赫連皇後為皇太後,臨朝聽政,隨又下旨大赦天下,前太子拓跋晃也在赦免之列,旨意命前太子就在瞿摩帝伽藍出家為僧,永不許出伽藍一步。拓跋晃素有賢良之名,此番性命無恙,百姓皆稱新君仁德,雲中金城一切如常。

雖然如此,朝廷驀然易主,免不了暗流洶湧,那柔然、高車、丁零、突厥、匈奴、敕勒、契丹、女真、靺鞨各部,本是北魏外服,並非血裔,不過是懾於拓跋氏之武力,暫居人下而已。

這時聞聽魏主猝死,竇太後奉幼主即位,諸事未定,各部正要借機作亂,傳檄北方,言:“皇帝猝崩,天下懷憤,禍首卻逍遙法外,此新朝之罪一也;舍長子而立無知之九歲少主,此新朝之罪二也;女主臨朝,牝雞司晨,顛倒陰陽,此新朝之罪三也;太皇太後竇氏,實乃唐主生母,竟執大魏之柄,世間之事,荒謬無過於此,此新朝之罪極也。”

一時天下囂囂,諸鎮並起,又有吳王拓跋余生母賀蘭夫人,因子不得為帝,乃言:“若我子得登大寶,吾死何恨?吾終不能阻我子之路。”自刎而死,拓跋余大慟,收賀蘭夫人之屍,率賀蘭部引出雲中金城,據青海吐谷渾而自立,年號延興。

北地紛亂,竇太後在雲中金城,以耄耋之年,處理邊事,通宵達旦,遼東王竇漏頭、上黨王長孫道生,諸王大臣,各各率部出京平亂。

且說此時南贍部洲,唐尊老子為祖,天下熙和,人口繁盛,貞觀十四年,唐有戶九千二百萬,有口四億五千萬,計五十丁養一兵,唐有兵九百七十萬。

北魏之地苦寒,人口不及唐六分之一,然而北地民風彪悍,素以遊獵為生,除去老弱婦孺,可謂人人皆兵,所以北魏亦有兵七百余萬。

北地亂起,李世民月前得李淳風進奏,言天降不祥之兆,應於北地,早就整軍於邊關,此時得到消息,魏主果然猝然遇刺,竇太後與幼主臨朝,諸部並亂。

李世民大喜,命太子李治與梁國公房玄齡、鄭國公魏征、中書侍郎劉洎監國,率十二衛一百八十萬禁軍,留守長安。皇帝傳諭各邊都督、總管、刺史、都護,天下七百萬大軍,盡集於河北,乃拜左仆射、衛國公李靖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引兵一百二十萬,東征朝鮮。

皇帝自與趙國公長孫無忌、趙郡王李孝恭、淮安王李神通、江夏王李道宗、鄂國公尉遲敬德、褒國公段志玄、鄖國公殷開山、盧國公程知節、英國公李積,傾天下之兵共六百三十萬,首尾相繼,長達千裏,北出長城,欲一舉蕩平北地,迎還太後。

軍次榆林塞,東臨碣石,皇帝回望三軍,鞭指雲中,躊躇滿志,乃作詩曰:

“漠南胡未空,漢將復臨戎。

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

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

雲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

橫行萬裏外,胡運百年窮。

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嚴鐎息夜鬥,骍角罷鳴弓。

北風嘶朔馬,胡霜切塞鴻。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三軍皆呼萬歲,聲動天地,朔風為息。

唐軍傾國而來,魏廷震動,北平王長孫嵩,引兵二百二十萬,來援幽州。

靜輪宮中,龍漢殿上,丘處機高坐蒲團,仰望星漢,驀然拈須向天而笑。

畢竟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