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蓮心果(第2/9頁)

“嗯,明天晚上,所以先來跟我說定了。”桃三娘點頭。

招寡婦家我是知道的,街坊很多嬸娘在一起議論過她。說起來那招家是做綢緞莊生意的,城裏城外房屋、田地都有好多處,也算一等的殷厚富庶,但可惜一連幾代人丁單薄,上三代都是單傳又短命,才把家當交到這一代手裏,還不到兩年光景,少當家年紀不過三十歲,卻突然得了天花惡疾死了,身下半個子嗣也沒有,惟遺下個孀婦帶著一歲的獨生女兒自守家業,而這位招夫人倒是謹守婦道,料理完丈夫的喪事,此後便呆在家中再沒出過大門一步。我還記得隔壁嬸娘說起她時,搖頭感慨,那招寡婦原是位大戶人家知書達禮的小姐呢,她剛嫁進招家那年到廟裏上香,她就曾親眼見過這招寡婦,生得可真是美貌,哪知這麽年輕就守了寡,真是薄命啊。

“三娘,招寡婦待在家裏也能知道你做菜的手藝好啊?”我興奮地問。

桃三娘淡淡一笑:“說起來,這兩年收成都不好,天災不斷的,肯多花銀子吃飯的人也少了。”

小永走了進來,雙手裏合著一只麻雀,只露出尖尖的小嘴和驚恐萬狀的眼睛:“月姐姐你快看!它剛才從核桃樹上飛下來的。”

我說:“別被它啄一口,很疼的。”

小永搖搖頭:“方才我捉它的時候,一用力就把它的翅膀給折了一下。”

“小永想炸雀兒吃?”桃三娘也湊近來看。

小永又搖搖頭:“那些哥哥們經常捉雀兒回家吃,但我不喜歡。”

“但是你已經把它翅膀弄傷了,它飛不起來了吧?”我讓小永的手稍微打開一點,察看麻雀的翅膀,的確是折了。

“那我把它帶回家養傷。”小永有點懊喪。

這時一向不多話的何二也走了過來,桃三娘便問小永:“你還想讓它飛嗎?”

小永點點頭。

桃三娘指著何二:“這個叔叔會變戲法,你把雀兒給他。”

小永聽話地過去雙手把麻雀遞到何二手裏,何二神情淡漠也不作聲,雙手接過麻雀,他靜默了半晌,忽然雙手松開,只聽得“嘩”的幾下撲騰展翅聲音,麻雀徑直飛上了半空之中。

“呀!麻雀飛起來了!”小永驚訝地望天大喊。

“好厲害!”我看看何二,又望望天空的那只麻雀,只見它飛快地繞了兩圈,就停到了屋檐上頭,‘嘰嘰喳喳’地叫了幾句,然後又跳來跳去,十分精神活潑的模樣。

桃三娘對此情景卻並不在意,回頭去對何二吩咐道:“明天要做燕窩菜,你先去把我叫你收起來的那點找出來,先發好備用吧。”

芙蓉雞燕窩羹:隔水清燉一盅燕窩,然後另取小母雞一只,去骨刮下肉剁碎成茸,配山藥條、綠菜絲,加勾芡鹽水作稠羹;但它吃法略有講究,做好羹後且暫與燕窩分器皿盛裝,待送到客人家中上桌分羹時,才在每碗羹裏分別舀入燕窩。

蜜鴨:洗凈後去頭頸,腹內填進去皮和苦芯的白蓮子、紅糯米、雞頭米、火腿片、去核紅棗後,棉線縫嚴,整只浸入香料醬汁中一個時辰,取出後周身用姜汁調蜂蜜塗滿,便置於炭火上炙烤直至皮色金黃,再入砂鍋同海參塊同煨至熟爛。

糟蒸肉:用陳年香糟濾去渣滓,切裏脊肉片,灑陳年太雕同蒸。

我靜靜地待在一旁看桃三娘做菜,挨著身邊與我個頭一般高的水缸,聞到三娘放在缸沿上一簇青水芹所散發出的淡淡沁涼氣味,還有一尾大鯉魚在水裏遊得正歡。

除了這幾道肉菜,最重要的還有點心。

桃三娘將冰糖、荸薺切小丁調入藕粉白漿中,表面淋一層糖桂花,進籠屜蒸時間不到一刻,拿出來就是一甑晶瑩的藕粉桂花糖糕,聞起來已經十分香甜,我咽著口水看桃三娘把糕放到一旁去晾涼,又轉身去忙著舂茯苓:“三娘,我幫你吧?”

“嗯?哎,好啊。”桃三娘便走開,讓我站在她的位置:“不要太用力,保證都舂細了就行。”

“這是要蒸茯苓糕吧?”我問。

“嗯,粳米粉和糯米粉都是現成的,待會兒按份子加白糖一拌,上蒸籠就行了。”桃三娘說著,又去做最後一道鹹點心雜菜素包子。一大早她就已經和好面團、剁好餡料了,現在包好一蒸就成。那菜餡聞著很香,是將鹽揉過的芥菜擠水,然後同配油炒過的豆腐幹、冬菇一塊兒切碎,拌的時候還加入了芝麻油。我看桃三娘包包子也是很別致,她總將包子上的褶兒捏得像個元寶,然後再在元寶的中央撒幾顆炒得金黃的芝麻。

“已經申時二刻了?”桃三娘低頭看著日陽透到院子地面上的影子道,“酉時之前就得送到招家去,月兒,幫三娘到前面去拿米醋來,就是櫃台旁邊架子上那個白瓷瓶子,瓶口已經用蠟封好的,待會兒要一塊兒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