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拾陸夜】墓火(第2/13頁)

“召喚……靈嗎?”

“是啊。然後公子會變成召來的人,替他們說話。”

是迷信哪——寬作老翁說:

“那種就是迷信吧?”

“唔……”

應該算是吧。

“神佛姑且不論,可是靈的話……”

“不,村裏的人也都說那是迷信,所以就是迷信啦。還有啊,像是被蜂蜇到的時候,我們會念三遍‘蜂忘了平家狩獵蜂巢的弓矢之恩嗎?阿毗羅吽欠娑婆訶’。這麽一來,就不會腫得太厲害。晚上老是尿床的小孩,就讓他背著被褥,在屋子周圍繞上三圈,這樣一來就會治好。”

“真的嗎?”

天知道——老人冷淡地說:

“是迷信。”

是迷信吧——寬作老翁強調說。

“這種不就叫作迷信嗎?”

“唔……”

這類行為確實全被稱為迷信吧。

啪哧,炭火爆裂。

“那些東西怎麽說,都沒有根據,對吧?”

“唔……應該是吧。嗯,該說是沒有理由還是……”

“道理說不通,對吧?這我懂,就連我這種老古董都懂。不管在屋子周圍繞上多少圈,會尿床的孩子還是會尿床。簡而言之,道理說不通的事就是假的,是歪門邪道。難道不是嗎?”

老人說得沒錯吧。

然而寒川沒有應聲。

“你說的那個根本,是不是就是道理說不通的?管他是念咒還是祈禱,都不可能治好疾病。病可不是一句‘病由心生’就可以解決的。要是那樣的話,就不會有人求神問蔔了。更別說什麽想要錢、想要討媳婦,這些事情問神明又有什麽用?”

“這……說得沒錯。”

那就是迷信啦——寬作老翁說:

“相反的,根本以外的地方——宗教啊信仰那類道理說得通的東西,唔,就會被認為是好的,對吧?什麽某某宗,或者哲學、道德那類的,會被當成是好的,喏,不是嗎?”

或許是吧。

寺院和神社原本都不是為了帶給人們現世福報而設的。寺院應該是出家僧修行的場所,神社是祭祀神靈的神聖場域。然而人們卻闖進裏面,自私自利地傾訴些想要致富、想要變聰明的願望,說起來,這應該是錯誤的行為吧。即便它負有驅除災厄、鎮護國家、守護眾生的任務,也是一樣。

“那樣的話,”老人不悅地撇下嘴角,“戒律、教義那些東西雖然被當成好的,但在根本的地方,不也一樣是迷信嗎?那神佛什麽的,也算是迷信的一種吧?難道不是嗎?寒川先生。”

“呃……唔……”

老人斬釘截鐵地斷定,寒川總覺得有些抗拒。寒川立志成為理學博士,而且也不認為世上真有神佛,但還是無法像那樣全盤否定。這樣否定令他感到內疚。

或者說覺得寂寞。

“不是迷信不迷信的問題,而是……呃,心的問題吧。或者說觀念上的事物……”

“所以說啦,這跟剛才的靈什麽的又有什麽不一樣呢?”

“靈……嗎?”

“幽靈是迷信吧?”

“是啊。”

確實……這年頭應該沒有人會真的相信有幽靈吧。不,但也沒有人完全否定。簡而言之,這是無關緊要的問題。

掙紮求生的時期太長了。

戰爭期間,真的是勉勉強強才能換得不死。

無論在戰場或後方,死亡隨時阻擋在眼前。處在隨時可能會被殺的迫切狀況中,根本無暇害怕什麽幽靈吧。

而到了戰後,整個國家全面進行重建工作。對於死去的人,每個人應該都懷有深切的哀悼,但走錯一步,被哀悼的可能就是自己,這也是事實,因此沒空去管什麽死靈亡靈。

對於拼命求活的人,死人也無從幹涉吧。也沒聽說過士兵的亡靈、死於空襲的人的幽靈這一類的傳聞。直到社會恢復平靜,才總算稍微聽到一些靈異說法。

“如果幽靈是迷信,那神也是迷信啊。喏,你知道那邊的……”

老人用下巴比了比。

“那邊的神社裏祭祀的是誰嗎?”

“是……”

距離不近,不能稱為“那邊”吧,但老人指示的方向前方,毫無疑問就是日光東照宮。

“德川家康……嗎?”

“是東照神君德川家康 [30]——權現大人。”

德川家康是人吧?——寬作老翁說:

“或許他是個偉人,不過是人啊。偉人的靈就可以嗎?祭祀它就是信仰,信我們這種人渣的靈就是迷信嗎?”

“不,呃……”

兩邊都不算迷信——寒川說:

“我剛才也說過,掃墓並不被視為迷信。偉人也只是墓比較大而已吧。東照宮裏頭的奧之院,不就是墓地嗎?”

“墓在別的地方啦。聽說是埋在駿河的久能山,牌位放在三河。還有喏,東京不是有嗎?很大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