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斧劈豬大骨(第2/3頁)

李貴銀甚至還問:“滿囤叔,這麽好的主意,你是怎麽想到的”

“咱族裏,嗯,咱們村,這麽多人,竟沒一家這麽想過!”

李滿囤聞言哈哈一笑,神色極為得意:“這還是我們家紅棗提醒我!”

李滿囤將事情經過口述一般,最後總結道:“我家閨女聰明哇!”

整個一無腦女兒吹的嘴臉。

李貴銀聽完,也是贊嘆:“紅棗妹子確是聰明!”

李貴林細思一刻,也想透了此前村裏無人這樣建房的原因——建房不容易,沒人會扒房,但也認同紅棗小丫頭確是個聰慧的。

不說這建房主意,就是平時給他們端茶送水,雖說面上不顯熱絡,但茶水,不論時間還是溫度,都恰到好處,一見就知是過了心的。

李貴林不以為紅棗的這份妥當是她娘滿囤嬸教的。如果,他想,滿囤嬸若有這份能耐,平素在家,也不會為她婆婆和兩個妯娌踩成爛泥。

似這種歹竹出好筍的情況,李貴林只能歸結為風水輪流轉。

晚上,李貴林和他爹李豐收說起白天李滿囤建房的事,李豐收聽後沉默一刻,方長問道:“你去你滿囤叔哪裏幾天,有什麽收獲沒有?”

收獲李貴林知道他爹考他來了。

自滿囤叔將制枸杞賣藥鋪的法子告訴族裏後,李貴林想,族人便都瘋了似的全上了山,沒人再顧及滿囤叔建房的事。

本來自己也是要上山摘果子的,獨他爹把他叫了去,讓他每天來給滿囤叔建房。

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他雖和滿囤叔差不多的年紀,但以前並不相熟——他是他爹唯一的兒子,李氏一族的長房嫡孫,未來族長,他一直是全族的寵兒,而滿囤叔卻幼年喪母,打小就沉默寡言,和誰都不親近。簡單的說:他倆的交情不足以讓他放棄摘枸杞的巨大利益,即便他家上山的人夠,他也可以去沒主的山地裏摘,何況他家的山還沒完全開出來。

所以,李貴林以為,他爹此舉必有深意。

李貴林想了一刻,方慢慢道:“滿囤叔,為人和我想象的不同。”

“他做事極有方法。”

李貴林只說方法,不說主意,是因為他以為主意,是個人都有,而方法,只聰明人才能有。

“我覺得他比滿倉叔,”李貴林和自家爹沒啥不能說的:“心正。”

“有擔當!”

其實,李貴林想,他和滿倉叔的交情其實更好一些。

但現在,經過了三爺爺分家一事,他覺得滿倉叔的作為頗讓他失望。他理解滿倉叔的選擇,但還是覺得不夠丈夫——人生在世,只有和自家兄弟爭地這一條路嗎?

五十六年前,他李家在高莊村可是沒有片瓦。

李豐收聞言點點頭,又問:“還有嗎?”

李貴林想了想道:“很多人,都和我想的不一樣。”

李豐收來了興趣:“那你說說。”

“頭一個是三爺爺。”李貴林說:“我先以為三爺爺和二爺爺一樣,”

“管家管的嚴。”

“但這次,滿囤叔蓋房,滿園叔就頭天跟著三爺爺,來過一次。”

“然後,他再未來過。”

“甚至,今早,滿囤叔到碼頭搬東西,族裏很多人都去了,滿倉叔也去了,只滿園叔沒去。”

“當時,村裏人都瞧著呢。”

李豐收嘆口氣:“你三爺爺氣病了。”

李貴林……

李豐收道:“前兩天,你三爺爺想給地裏追一次肥。他叫你滿園叔下地,你滿園叔不去。”

“說地不是他的。”

李貴林……

“所以說,”李豐收道:“還是你滿囤叔心裏有盤算。”

“寧可住草棚子,也要搬出來。”

李貴林默了一刻,方問道:“我三爺爺到底是咋想的”

李豐收道:“這不是想的問題。”

“比方說,行人走到一個三岔路口,面前兩條路,一條正路,一條岔路。”

“在路口選擇的時候,兩條路可能只是毫厘之差。”

“但踏錯路後,再想回到正路,可就難了。”

“而只要選擇了正路,哪怕步子再小,也能行到目的地。”

“我讓你去給你滿囤叔修房,”李豐收道:“一是他的主意給了全族人、甚至全村人一條生路,他是我們李家的功臣。如果你滿囤叔蓋房,我這個族長都沒表示,那以後,不止你滿囤叔寒心,就是族人,事後也會跟族裏離心。”

“二是讓你以我為誡,不要似我這樣想當然,自以為是。”

“當初你滿囤叔分家,我啊,心裏總想著息事寧人,以和為貴。沒按族規辦事。虧了他。”

“幸而你滿囤叔,心正。”

“即便吃了虧,還是依舊孝敬你三爺爺。說了種姜的事。”

“本來,我們買山頭,是為了種姜。結果沒想到山頭裏的刺棘竟是個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