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第十章 風雨如晦(第4/6頁)

“這是太史墨的弟子,子黯,精通占星演卦之術,且通醫理。”

“這是……”趙無恤在向眾人介紹伯嬴的時候,遲疑了片刻。

“我是趙氏的家臣,小嬴,善用劍。”伯嬴接過無恤的話,高聲回道。

伍封與眾人見過禮後便開始介紹雍城目前的情況,伯嬴湊到我耳邊小聲地問了一句:“伍將軍他真的受傷了嗎?我怎麽看不出來?”

“他昨日傷重昏迷了一夜,剛剛才醒的。”我在她耳邊極小聲回道。

“哦,是嘛!”伯嬴看著伍封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太子緔在半月前以狩獵為名,帶著親隨衛隊從南門而出直奔巴蜀之地。公子利在控制了城內太子緔大部分的勢力後,上稟秦伯,揭發了太子與巴蜀兩國聯軍勾結、企圖叛亂之事。秦伯聞之大怒,命上將軍伍封和護軍將軍祁安谷帶兵剿滅叛軍。

如今東門由伍封駐守,南門由祁將軍駐守,西、北兩門城外地勢狹隘,高低不平,易守難攻,分別交與公子利與百裏大夫駐守。太子緔聚集了七萬巴蜀精兵,不日便會兵臨城下。現今,雍城守軍卻只有革車兩百輛,武士三千人,徒足雜役六千人,派出去求援的信使也還沒有任何消息。戰爭形勢孰優孰劣,顯而易見。

“我們才這麽點兒人,還要分散到四個門去,如何能與太子緔的軍隊抗衡?”一個黑衣帶甲的軍士憂心道。

“將軍,東門外沃野千裏,太子緔的部隊定會臨河駐紮,主攻東門,武士、革車起碼要留一半在我們東門啊!”說話的是家臣冉。

“東南西北,哪一處的城門不重要?如今以我們的兵力絕對無法抗衡七萬敵軍,唯一能做的便是死守,守到東西兩路援軍到的那一天。”伍封環視堂內一圈,高聲道,“太子緔假意出城狩獵之時,我已命人快馬去調綿諸的一萬駐軍和公子利在涇陽的三萬精兵,我們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守城半月。”

“為何援軍要半個月才能到?”伯嬴輕聲問我。

“大軍拔營不是想走就即刻能走的,要考慮糧草、兵器許許多多的問題。半個月能到的話,說明綿諸、涇陽兩地早就已經為今日一戰做好了準備,否則兩三個月也未必能到。”我小聲解釋。

“伍將軍,雍城之中糧草可足?”趙無恤問。

“谷倉盈滿,足可供應半月。”

“時至九月半,城郊的粟米應該已經半熟,將軍應速速派人收割,運入城中以備不時之需。若是留在外面,倒是為敵軍屯了糧草。”我提醒道。

“城郊的粟米,我已派人收割完畢運進城了。”伍封回道。

“就算援軍到了,四萬對七萬,將軍有幾成勝算?”說話的是秦伯派來的左吏。

“十成。巴蜀聯軍因利而來,軍心不堅;太子緔聯敵叛國,師出無名。況且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雍城將士只守不出,他十人攻城便殺他十人,千人攻城便殺他千人,萬人攻城便屠他一萬,殺到巴蜀兩國心疼了,自然就退了。”伍封此話一出,屋內的人個個顯露出激昂之色,恨不得現在就沖上城樓與敵軍廝殺一番。

伍封這話倒也不假,巴蜀之兵,帶甲七萬,糧草膠漆,日費千金,只要我們守城半月,耗到他們心疼了,就能不戰而勝。

“報——”門外有士兵一路快跑進了木樓。

“說!”伍封厲聲道。

“城外發現敵軍的車馬!”

“來得這麽快?走,隨我去看看!”伍封站起身來,闊步走了出去。

站在城樓之上,只見遠方一片塵土飛揚,轟隆隆的車馬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眼前的一切不再是我的想象,這裏是真正的戰場,一場生死攸關的戰爭即將來臨。

東方的天際線上,出現了無數的旌旗,鮮紅的一片像是怪獸張開了血盆大口,想要一口把整座雍城吞進肚中。緊隨其後的是載著皮甲精兵的革車,密密麻麻,車輪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我突然覺得有些害怕,於是邁了兩步站到伍封身後。伍封仿佛察覺到了我的不安,伸手一攬把我帶到身前,用寬大的袍袖遮住我們緊握的雙手。

“你們之中可有人怕了?”他沖城樓上的士兵高聲喊道。

“不怕!”訓練有素的士兵齊聲回答。

“看清楚他們的樣子,因為很快他們就會夾起尾巴灰溜溜地逃回去!你們手中的矛、手中的戟會讓他們後悔自己來過雍城!”

伍封作為將領能輕而易舉地激發起士兵們的鬥志,那我呢?我該為他做些什麽?

“秋季雍城少雨多風沙,為了防止敵軍放火燒城門,需要在各個城門再布置兩支小隊,輪流取城內河水,澆濕城門;再在城門兩側堆一些沙袋,萬一城門著火,就用沙袋迅速把門堵上。”我思索片刻說出了自己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