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4/5頁)

“不會。”

乞兒心裏有了數,進士老爺不如譚老爺厲害,人們愛追捧比自己厲害的,卻不會推崇不如自己的,譚盛禮不遺憾說明沒把進士老爺當回事,他不再多言,跟著譚盛禮,沿街往前走,路上碰到幾個行乞的乞丐,又想起自己的問題來,“譚老爺,我問的問題很難嗎?”

“是啊。”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譚盛禮落在光著腳丫互相依偎的母子身上,他給乞兒兩個銅板,乞兒搖搖頭,不肯要,待走出去有些遠了,他才說,“她們穿得薄些,眼下還算過得不錯,用不著咱們接濟的。”

最近他經常聽譚振興唉聲嘆氣,像是為錢發愁得很,譚盛禮心地善良,有接濟他人的心是好,但……他回眸望了眼,小聲說,“街上乞丐多,譚老爺如果給了她們錢,其他人會蜂擁跑出來,會惹麻煩的。”他和譚佩玉出過幾次門,偷偷觀察過街邊的乞兒,有些看著蓬頭垢面,實則為了故意裝扮博取同情的,拿了賞錢他們換身衣衫就買酒喝去了。

行為令人匪夷所思。

在郡城,手裏有錢多是買糧食囤著,哪兒舍得買酒啊。

譚盛禮垂眸看他,“你看得很仔細。”

“同樣出身,走到哪兒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譚老爺,好幾條街的乞丐都不是真乞丐,我和佩玉姐說了,別給他們銅板。”乞兒道,“你也別給。”

譚盛禮道,“好,記下了。”

他們漫無目的的閑逛,經過私塾時,譚盛禮突然停下,走近大門,認真聽裏邊的讀書聲,看他聽得入神,乞兒和大丫頭俱側著耳朵,街上熱鬧,學生們讀的什麽書聽不清楚,譚盛禮牽著他們繼續往前走,順便和乞兒聊起雞籠的事兒。

乞兒做的雞籠和其他不同,雞籠擡高了些,底部鏤空,清掃時分外省心,他問乞兒怎麽想到的。

“突然想到的。”乞兒回答得誠懇,“不好嗎?”

“很好,你佩珠姐說比以前省事多了。”

乞兒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給大丫頭的兔籠也做了個類似的底板,方便清掃的,大丫頭也誇他好來著,又走了沒多久,又有間私塾,城裏的私塾好像很多,半日下來,他們都經過好幾間私塾了。

天邊露出明晃晃的光,雲層亮得刺眼,譚盛禮問乞兒,“乞兒想去私塾讀書嗎?”

乞兒有些困惑,“跟著譚老爺不好嗎?”譚老爺飽讀詩書,私塾夫子能教他都能教。

“你年紀小,和同齡人相處更好。”經過新開的棺材鋪前,譚盛禮望了眼,裏邊有兩個婦人捂著嘴哭,鐵匠穿著身素衣站在旁邊,神色難過,看到他,鐵匠拱手,臉上的情緒告訴譚盛禮,早上的那位老人走了。

乞兒沒注意旁側,思考譚盛禮的問題,答道,“振業哥和生隱哥比我大不了多少,我跟他們學不行嗎?”進私塾要束脩,譚老爺手頭拮據,並沒多少錢了,他知道的,要不然譚振興不會嘆氣。

“他們功課重,性子悶。”譚盛禮壓低了聲音,“私塾有很多有趣的人,在那你會認識到朋友,你不想嗎?”

“想。”乞兒很想和他們做朋友,在郡城的時候就想了,但是那些人嫌他穿得臟,離得遠遠的,乞兒問,“他們會願意嗎?”

“不試試怎麽知道呢?”譚盛禮鼓勵他。

“我去,束脩我以後會還譚老爺的。”

“好。”

年前入學是來不及了,譚盛禮打算年後去,本想下午再出門看看,想到要寫祭文走不開,又給乞兒布置了幾篇字,他把祭文寫好,出門找鐵匠,他不知老人姓名,有些地方留白沒有填,他不知老人住處,交去給鐵匠,而鐵匠住在這條巷子裏邊,他沿著往裏走。

快到盡頭時,聽到邊傳來打鐵的聲音。

再往裏,有痛哭聲響起,老人的子女們都回來了。

鐵匠家外邊站著好幾位老人,老人去世,都聚在門口感慨,不知什麽時候就輪到他們了,年紀半百,真的是過一天少一天,見到譚盛禮,幾人露出笑顏,他們年紀比譚盛禮大,譚盛禮拱手作揖,把祭文遞過去。

鐵匠停下動作,朝巷子裏邊瞅了眼,“勞煩譚老爺了。”擦了擦手,雙手隆重地接過。

他身體好,即使大冷的天,身上就穿了件衣衫,旁邊人不識字,亦沒多問,倒是有老太太問起譚盛禮的子女來,譚盛禮粗略的提了提,得知譚佩玉被休回家,老太太看得明白,“大姑娘那麽好的人,誰這麽不懂珍惜啊。”

這話譚盛禮是頭次聽到外人這般評價此事,感激的拱手行禮,老太太虛扶了下,“你這麽見外作甚,大姑娘天天進出買菜,品行如何我們看在眼裏,定是男方不懂珍惜。”

活到老太太這把年紀,什麽看不出來啊。

譚家是讀書人,懂規矩,大姑娘品行敦厚,什麽時候瞧見她們都笑眯眯地打招呼,真要是個不好的,怎麽會安分守己的天天待在家,想到什麽,老太太看了眼低頭整理紙張的冬山,冬山這孩子哪兒都好,就是過於憨厚了,大姑娘若是不嫌棄,兩人倒是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