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理學之亂(中)

帝鎮的夜色中彌漫著一種暗淡的氣息,晚飯時朱厚熜呆在竹林中面壁思過,方皇後識趣的離開了,沒有呆在旁邊礙眼,但他一個人沉浸在這種靜謐而恥辱的憂傷中,思考人生和未來。

他現在急切的需要思考這些事,雖然連死後的頭七都沒過,但再不想就晚了。

其他朝代的皇帝們都各自湊在一起,他們每逢遇到那種非常另類,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皇帝,就都跑回來看一看。特別強大的、特別活潑的、特別昏庸的,都算是特別,都值得關注。

各自關起門來湊在一起,談論朱元璋的奉天殿在一百年內能不能蓋好,朱厚照和朱厚熜的性格天差地別,這兩個人將來誰會更有出息。明朝滅亡之後,朱元璋會選擇怎樣的道路開始展開他和他們的未來,這會不會和我們搶奪職位。地府沒有多少冗官,基本上個個都有用,所謂的閑職也得極力分析思考。朱元璋將來能不能放下他的混蛋兒孫,甩掉包袱,輕松上路。

現在明朝宗室可太多了,朝廷每年的收入,超過五分之一要用在豢養宗室上,同時這些人不事生產,還破壞生產,搶占土地和勞動力。歷朝歷代對宗室都不錯,但沒有像明朝這樣優越的。

李淵慵懶的靠在抱枕上,抱著兒子:“趙匡胤他們也算有一個神鬼,這些年裏,除了趙匡胤和那些皇後們,別人基本上沒動靜,真的假的??”

宋朝的皇後們,劉娥、曹光、高滔滔、向氏,這幾個有名姓有能力的,現在都有些成就,沒有泯然於眾。張氏(原張貴妃)、劉清箐沒聽說有什麽成就,但和丈夫還是很恩愛,趙禎愛貴妃,趙煦愛皇後,愛的都是那個嬌憨活潑的勁兒,到現在也沒什麽變化。吳瑜現在卻做了個貞潔烈婦,死不改嫁,似乎是誓要等趙構歸來。

長孫無病感慨道:“阿耶,吳瑜那種人倒是不少。她現在好像是屬於市令(工商執法)吧?”丈夫要是好,你等他還值得,不好的丈夫等他幹什麽。倒是有不少妃子等了太宗很多年,哎,可憐。

李旦:“說起來有些奇怪”

武曌從袖子裏摸出一個小小的布卷,一卷白絹:“這是歷代帝後現在所在的位置,以及將來的意向。請太宗過目。我收集的不全面,人人都藏頭露尾,還有改名換姓,有些人不務正業,更不好找。宋朝的皇帝大多在混跡在士林清流之中,想要去太學任教,又屢次不中,各有一好,除了趙頊趙煦父子和趙昚之外,其他人幾無上進心。”

李世民現在是閻君,更見不到混跡基層中的宋朝皇帝們,這正是讓其他人負責的原因。他可以和阿耶躺在一起,其他人都得規規矩矩的坐著,接過布卷來展開,二人一起看。

李忱看起來總有些不安:“宋帝雖然不入仕途,但趙匡胤教了他們這麽多年兵法戰術,他們用齋號、道號,在民間頗有些聲望。”唐宣宗一向格外在乎形象這些事:“則天皇後的翰林院,大刀闊斧的改動,印制發售的書籍,引起了一些非議。”

翰林院現在約等於圈養了一群作家的官方出版社。

武曌輕蔑的笑了笑:“我知道,誰都知道,正愁他們不敢來呢。”暗地裏非議時,叫人無計可施,冒頭出來正面對峙,經過一番辯論,準能叫他們片瓦無存。

皇帝們對此笑而不語。

李治:“旦兒剛剛想說什麽?還沒說完呢。”

李旦:“是,阿耶。我覺得宋朝這些皇帝奇怪,對著遼金願意稱子侄、稱臣,到現在卻是一副威武不能屈的清高樣子,說不願意對人俯首稱臣。這豈不矛盾。”

“這個嘛。”李治笑道:“他原先不稱侄臣,會亡國亡家,現在清高些又不會死,還能受人追捧。”懂了嗎武旦,你小子也改過姓呢。

現在依然有那種風氣,寧願去服勞役也不肯當差的人,真清高!至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皇帝們都很優秀。拿著外人看不到的名家法帖,被當世之中最負盛名的書法家手把手的教,哪能不優秀呢,普通人連名家法帖的摹本的摹本都見不到。

竇惠問:“武媚娘,你現在確實有些囂張。”

武曌嫣然一笑:“是,我不囂張,又怎麽能激怒他們呢?有些人想忍辱負重,混進翰林院中,在文章中摻雜私貨。閻君一味的命我懷柔,徐徐圖之。我得讓他們鬧起來,才好讓人知道,對這幫人懷柔是沒有用的。理學最想做的不是讓士大夫約束自己,而是約束君權。”

皇帝們不由得暗自贊嘆,這就是用酷吏的專業人士啊,一句話直指根基。理學的目的就是約束君權,比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更進一步,雖然至今沒成功,但他們一直在為此努力。開國皇帝都知道抓緊權力,往後幾代,被理學士大夫教出來的皇帝,真的會信了大臣的鬼話,相信官員會自己管好自己,皇帝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