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樂章 深沉的廣板 未完成(第4/6頁)

何洛從ebay上買了幾張CD,馬修·連恩的《 狼 》、《 風中奇緣 》的原聲唱碟,還有一些印第安曲風的音樂碟。馮蕭在未名空間bbs上泡了幾天,參考別人的遊記制定了一套行程,又在網上預訂了沿途的租車和旅館。兩個人從加州聖何塞出發,乘飛機到猶他州的鹽湖城,然後租了一輛車,一路北上,從115號高速路進入愛達荷州之後,路旁能看到綿延的牧場,天似穹廬,風吹草低。中途休息的時候,何洛在便利店挑冰箱貼一類的紀念品,愛達荷州以盛產馬鈴薯出名,她選了一張明信片,上面是一個缺了門牙的小孩子,抱著一只和自己體型差不多大的馬鈴薯,眯著眼大笑,金黃色的柔軟頭發和背景虛化的草垛相映成趣。

“我來給你寄,然後你寄給我。要不然收件人和寄件人都是同一個,自己和自己玩兒多沒意思。”馮蕭說著,在寄信人一欄寫上自己在新澤西的新地址,“這樣地址也離得遠些,省得一看,就是對街的鄰居。”

“都是同一個地址也很好玩兒啊,轉了一圈,自己的卡片又回到自己手上。”何洛低頭繼續尋找,“那我再給你挑一張,我以為會有My Own Private Idaho的劇照呢。”

“什麽電影,沒看過。”

“基努·李維斯主演的,香港的翻譯叫做《不羈的天空》,”何洛嘻嘻地笑,“台灣的翻譯比較有趣,《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當初似乎在威尼斯影展大出風頭,你可以找來看看。”

“才不看。”馮蕭哼了一聲,“I’m straight!”

他聲音不大,但店裏收款的美國大媽還是聽見了,笑呵呵看著兩個年輕人。

公路穿過綠波蕩漾的牧場,從倒後鏡裏看過去,雲影倏忽飛逝,遠方山色蒼茫。有時地勢平坦,車輛稀少,馮蕭一踩油門,時速便達到100英裏。何洛扯扯他的衣袖,“小心點,已經超速了,別被警察抄牌。”一路車行通暢,傍晚便來到黃石公園的西側入口。這是美國最大的國家公園,占地近9000平方公裏,匯聚了峽谷、湖泊、河流、森林、草原種種地貌,公園裏面的主要幹道是一個8字,全部環繞下來有200多公裏。兩人計劃在黃石附近住四天,第五天一大早出發,去公園東北角外的熊牙公路,然後驅車南下,在幾十公裏外的大提頓國家公園宿營。

熊牙公路一直通到海拔3000余米的Shoshone國家森林西峰,山腳還是陽光普照的盛夏,到了山頂開始下雪。馮蕭穿著短袖Tshirt,把夾克衫給了何洛,冷氣還是鉆到車裏來,索性開了暖風。峰頂最高處白霧茫茫,路邊還有半人高的雪墻,馮蕭從工具箱裏翻出扳手,在幾乎凍成冰的墻上寫了“到此一遊”四個字:“英語應該怎麽說?”

“We were here。”何洛歪歪扭扭地添上一行。

“頭一次穿著短袖站在雪地裏呢,來,合張影發回去嚇嚇他們。”馮蕭說著,連打了三個噴嚏,但興致依然高昂,“這些雪墻估計多少年也不會化吧,到時候帶著兒子來看,你老爸老媽當年來過的地方。”

接近傍晚的時候,兩個人穿過黃石來到大提頓公園,路邊碧草如茵,河流縱橫,樹木長得筆直,遠處是綿延的雪山。何洛翻出《 狼 》的CD來聽,連說:“這個地方很像新疆的感覺呢,如果能騎馬那就太棒了。”

馮蕭事先預訂了住處,是傑克森湖畔的小木屋,推開窗,就能看見提頓雪山嵯峨的主峰,山頂冰雪覆蓋,雲霧繚繞。

“喂喂,這就是派拉蒙電影公司片頭的那座山呢!”何洛拉馮蕭過來看。

“我還是先去買兩捆柴禾吧。”他指指地中間的火爐,“我剛才停車的時候問了管理員,這裏晚上只有十幾度,這樣的老式木屋都沒有空調。”

“要點木柴?能著麽?”

“放心,忘記了麽?每次BBQ都是我負責生火,和高手在一起,你怕什麽?”

馮蕭去了快半個小時還沒有回來,何洛坐在室外的木桌旁,肚子餓得直叫,她做了兩個金槍魚的三明治,口水在蛋黃醬和乳酪的香氣誘惑下蠢蠢欲動,忍不住拿出一片乳酪送到嘴裏。

“好啊,我去勞動,你就偷吃。”馮蕭回來,從車後備箱取出木柴。

“哈,誰讓你這麽慢,別說買木柴,砍樹也應該回來了。”

馮蕭接過三明治,咬了一大口:“不知道吃多了的話,會不會都顛出來。”

“顛什麽?”

他笑著,向身後指指,兩個牛仔牽著馬,擡高帽檐,沖著何洛微笑。

“剛才在遊客中心遇到的,明天和後天的起碼旅行都預訂完。人家本來是要下班來交崗,被我軟磨硬泡給拽來的。”

“你口才很好啊。”何洛開心地繞著棕色的馬匹轉了一圈。

“其實很簡單,就是欺騙了善良的美國人民的感情。”馮蕭攬著她的腰,眨眨眼,“親熱點兒,我告訴人家說,咱們是來度蜜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