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未央 西漢文帝皇後竇氏(第4/6頁)

袁盎卻對漢文帝說,他如此寵愛慎夫人,不怕將來慎夫人落得戚夫人的下場嗎?漢文帝悚然而驚,忙以厚禮謝袁盎。

慎夫人無子,漢文帝可能因此認為雖然不能立她為皇後,但給予她皇後同等的待遇,是對慎夫人的補償。但他卻沒有想到,慎夫人今日對皇後的冒犯,會埋下將來的殺身之禍。將來新帝繼位,只要有人翻起新種“越禮”的舊帳來,慎夫人就會倒黴。所以當袁盎提醒他這一點的時候,他才猛然驚醒過來。自然,事情過去,慎夫人得寵如故,竇後依舊布景板。

但這件在外人眼中已經相當嚴重的“失儀”之事中,竇後沒有表示,是因為她素日已經忍習慣了;慎夫人發脾氣,亦是因為她平時習慣了自己與皇後平起平坐而不知失禮。而縱容後宮形成這種情況的漢文帝,卻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種“下克上”的情況成了定例時,竇後的體面,居然要一個大臣扳回,的確是皇後的悲哀和無能。

此外,漢文帝劉恒愛好廣泛,不但喜歡寵妃,還喜歡男寵。著名的財神鄧通,就是漢文帝的男寵。所謂鄧通之富,就是因為漢文帝聽了蔔者之言,說鄧通將來會餓死。於是漢文帝大驚,將整座銅山賜予鄧通,相當於今天來說,就是給了鄧通鑄幣權,想鑄多少錢就鑄多少錢。

而太子劉啟,也因為鄧通的出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事情起源於漢文帝劉恒一次背上長了個膿瘡,鄧通為了討好他,親自為他吸膿瘡。結果剛好太子劉啟到來,劉恒一起興起,就問太子,你可願意如鄧通一樣為我吸膿瘡?劉啟倉促之間不及應對,劉恒見他神情,頓時冷了心腸,認為太子對自己不夠真心。此事一出,就成為了劉啟太子生涯中的危機。

竇氏的皇後生涯,就是面對這些一波又一波的競爭者和破壞者,她為此心驚膽戰,日日垂淚。後來就漸漸地生了一場大病,眼睛也變得漸漸不能視物,直至最終完全失明。作為一個錦衣玉食的皇後,生病到雙目失明,是哭得太多,還是抑郁太甚呢,誰也不得而知。

她所生的兩兒一女,也在這危險的深宮中,與母親共同經歷了患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終漢景帝劉啟一生,都對這個母親不管有理還是無理的要求十分包容。

不是沒有人把主意打到皇後的寶座上,可是竇氏作為薄太後和劉恒眼中一個省心的皇後,作為大臣們眼中一個母族薄弱自己存在感同樣薄弱的皇後,作為皇太子之母,大家覺得還是讓她繼續保留在這個位置上對大家都比較好。大家固然不願意再出現呂後那樣的權後,但也不喜歡出現寵妃奪嫡的事,太麻煩。

然而,竇氏在失寵、失明的打擊之後,在這種極度痛苦中,她對黃老之術的感情,漸漸從原來的迎合丈夫,變成了在痛苦中的心靈寄托。據說竇後在雙目失明之後,經常叫人給她念誦《老子》的內容,估計此時此刻,也唯有那種提供“無為”的“黃老之術”,能夠安撫她的痛苦,因此使得她終生對黃老之學有著深厚的熱愛。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恒駕崩,這是一個在歷史上留下美名的皇帝,他勤政愛民、艱苦樸素、推行仁政、廢除酷刑、定諸侯、平外患,開創了“文景之治”。

對於漢文帝的去世,竇皇後是悲痛的,但同時也是解脫的。在漢文帝晚年,他對雙目失明的竇皇後已經情弛愛淡,竇皇後雖然對他的知遇之恩感激深重,可對於他是否可能以新歡取代自己母子的地位,也是深懷恐懼的。

現在,一切都結束了,故人只留下了美好回憶,而這種美好回憶,又會在她再也看不見光明的眼睛裏,一次次被深化,甚至讓她自己也深深地再度相信這種美好感情的存在。

竇皇後成了竇太後,她的兒子劉啟成了新帝,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景帝。

在某些方面,竇太後一直保持著很接地氣的草根性,她對生活最大的滿足,並不是榮華富貴,而是親情美滿。她尋回了兄弟們,她對她的兒女們縱容寵愛,而她的兒女們與她一起經歷了從代國到長安,從風雨飄搖到同舟同濟,也同樣對她感情深厚。

劉啟繼位之後,就大封竇氏親族,太後之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被封為南皮侯,太後之弟竇少君被封為章武侯,其侄大將軍竇嬰,平七國亂,被封魏其侯。

漢景帝同時對姐姐館陶公主、弟弟梁王劉武都非常友愛,兄弟兩人也是感情深厚。

漢景帝劉啟繼位不久,就爆發了“七國之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聯手叛亂,波及天下,幸得周亞夫及時平亂,而竇氏家族的竇嬰和梁王劉武也在戰爭中立下大功。

天下平定以後,梁王劉武入朝慶祝,漢景帝劉啟設宴款待,喝到興起的時候,說起弟弟的功勞,歷數對弟弟的感情,竟一時失口,說自己死後要將帝位傳給弟弟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