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魚龍過江(第2/2頁)

在初賽與復賽之間的這一個月時間裏,克倫伯·海森工廠或是洛林工業者聯盟的其他工廠可以作為後續投資者為他們注入資金和技術,分享一部分潛在的收益,這也是商業領域常見的合作方式。

洛林人格外重視這場競賽,格魯曼集團星、空集團以及其他實力較強的工業企業也同樣派了人員在這裏觀察。格魯曼依然是那樣的豪氣,對於潛力非常大的產品,他們傾向於整體收購其專利權,然後依托格魯曼集團的力量對其進行消化和升級。發現洛林人招攬人才的意圖之後,他們也都意識到這是挖掘和招攬優秀機械人才的理想渠道,於是紛紛加入到搶人的行列中來。譬如,初賽中也有個叫諾迪的年輕工程師,他作品雖然因為引擎問題幾次趴窩,最終很勉強的完成了各項測試,成績根本排不進前列,可是他的作品有著非常出色的整體設計,問題很可能出在部件材料不過關上,而他在這方面的技術優勢和思維能力,比起技術本身更具價值。克倫伯·海森家族旗下的洛林農林機械廠為他開出的高級工程師的職位和相當優厚的薪資條件,而他本人在經過初步洽談之後也非常滿意,只差正式簽約就要成為洛林農林機械廠的一員。可是在格魯曼集團介入之後,他的立場也隨之出現了動搖,畢竟格魯曼人的條件更加優厚,而奧城的工作環境知名度也比洛林更具吸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洛林農林機械制造廠不得不提高了薪金待遇的條件,並允諾為他的家人提供適當的安置,所有的待遇都往上提升了一大截,意圖留住這位前途無限的年輕機械工程師,但能否贏下格魯曼還是個未知數。

初賽之後,洛林農林機械廠也合理借鑒他人的設計進行完善。如果這些設計沒有獲得專利,那麽就以相對較少的較為公平的補償方式進行借鑒,如果對方已經申請專利,那麽就正大光明的與對方洽談合作。雖然一個月的時間對一款機械車輛進行大幅度的調整難度很大,但依托於完整的生產設備和相對充足的技術資源,魏斯為他們明確了兩個方向:其一便是使用板簧懸掛系統的全履帶帶式農用拖拉機,這是未來輕型和中型戰鬥車輛的底盤;其二是獨立彈簧懸掛系統的農林運輸車,這是今後為大型和重型戰鬥車輛所準備的技術底盤。當然,這些都還只是技術性的雛形,還不具備拿來就用的潛力。

復賽期間,帶著動力專家頭銜來到洛林的尼古拉全程參與,但是這些地面上緩慢爬行的醜陋家夥似乎引不起她的興趣。對於履帶或輪式車輛的傳動系統,她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初賽總算結束,她向魏斯抱怨說,為什麽不能舉辦一次農林飛行器大賽?哪怕不需要這麽高的獎金,也能夠吸引很多愛好飛行的青年前來參賽。

這是魏斯曾經考慮過的一個主意,之所以暫時未能成行,是因為飛行器相對於軍事更為關聯緊密,更容易引起諾曼人的關注。眼下已經是風聲鶴唳的狀態,如果在這個時候真的舉行一場聯邦範圍甚至跨越國界的飛行大賽,肯定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但也一定會引來諾曼人的窺覷,搞不好還會在比賽的途中發生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情。這樣算下來,有可能是得不償失的。再者,他對尼古拉解釋說,他覺得星空集團在這方面已經非常有技術性的優勢,在其他非專業人士的手裏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但這些構思對於已經高度軍用化的飛行器的技術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借鑒意義,所以,在聯邦國內舉行飛行競賽已經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了。真要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在國際局勢穩定之後,倒是可以定期舉辦國際飛行競速比賽。

對於魏斯的解釋,尼古拉勉為其難地表示接受,她接著提到了一個假設,一個有可能讓農林機械的發展走到死胡同的假設——那就是如果人造星源石技術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采用人工合成技術的星源石,接近或者達到自然星源石的效能,那麽將來大型飛行艦船的數量會非常可觀,從而迅速實現飛行艦艇民用普及化。在那種情況下,人們從林場、伐木廠運送木材出來,從農業密集區運送糧食以及為大面積的農田播撒農藥化肥,都可以使用飛行艦艇,而不必使用這些單位功率偏低、速度也偏慢的地面運輸工具。

這個邏輯上的BUG,確實是魏斯一直以來有所顧慮的方面,但他也深思熟慮過。即便人造星源石取得突破,耕田不可能用飛行艦艇,伐木也不可能用飛行艦艇,它們只不過是解決了部分運輸和預警的輔助功能。在一些少量使用運輸工具的地方,還是需要地面載具,再者,放在軍事方面,即便星源石再多,飛行艦艇也無法完全取代地面戰鬥力。哪怕是到了星際時代。復雜的戰鬥中,仍需要投入地面戰鬥單位,所以,人造星源石是否會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從本質上並不妨礙他們在地面戰鬥車輛的機械技術方面投入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