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誰占道德高地(第2/2頁)

拿到軍事情報部的報告,此前已被軍隊體制改革呼聲鬧得焦頭爛額的軍方高級將領們,赫然發現自己被威塞克斯人耍了一道,頓時又驚又惱。他們知道,此事呈報到萊博爾德總統那裏,免不了又要挨一頓狠削。幾個大佬坐下來一合計,不約而同地想起了諾曼人。

在諾曼帝國外交大臣羅蘭公爵訪問聯邦期間,與之隨行的軍事代表異常活躍。這人軍階雖然不高,卻是個聰明伶俐、能說會道的家夥,他見縫插針地利用各種機會,讓聯邦軍方的高級將領們知道諾曼帝國是有辦法迅速解決北弗裏斯危機的,只不過礙於國際社會對諾曼帝國的利齒獠牙非常忌憚,不願去做那因小失大的事情,何況阿爾斯特-威塞克斯同盟是無條件限制的防禦同盟,也就是說,只要阿爾斯特自由聯邦和威塞克斯王國任何一方遭到任何第三國的攻擊,另一方都有義務參戰。諾曼帝國出兵北弗裏斯地區,極有可能跟威塞克斯軍隊交火,如若威塞克斯王國籍此宣稱遭到諾曼帝國攻擊,而自由聯邦方面能也認定這種情況達到了同盟協定的參戰條件,那麽諾曼帝國與自由聯邦將再次陷入戰爭!

盡管諾曼帝國的軍事代表沒有明言,身居高位的聯邦軍方將領們豈會聽不出話外之音?要想讓諾曼帝國出面解決北弗裏斯危機,聯邦方面得給他們一個承諾:諾曼軍隊與威塞克斯軍隊在北弗裏斯地區交火,不屬於阿爾斯特-威塞克斯同盟協定的保障範圍。

以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當前的決策機制,軍方負責界定某種狀況是否達到了觸發同盟協定條款的條件。只要軍方認定不屬於,宣戰的法定程序就不會啟動。無論國會還是萊博爾德總統,都無法越過軍方單獨做出宣戰決定。

相較於自由聯邦復雜而微妙的制衡機制,諾曼人的行事方式就要簡單粗暴得多。皇帝霍亨斯陶芬四世有直接調動軍隊出境作戰的權力,而無所謂帝國是否已經處於戰爭狀態。這種獨斷專行的做法,很容易將一個國家置於危險境地,但另一方面,在情況特殊的時候,他們的應對手段要靈活得多。

借諾曼人之手教訓一下狂妄自大、忘乎所以威塞克斯人,乍一聽給人的感覺是在引狼入室,畢竟諾曼帝國曾經做出過獨霸世界的嘗試,而威塞克斯王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相對安分和安定的北方豪強。但細想之下,有阿爾斯特-威塞克斯同盟的保證,諾曼軍隊充其量是將威塞克斯王國的軍事力量從北弗裏斯地區驅逐出去,既不能侵入威塞克斯領土,也不至於重創威塞克斯的主力部隊,形勢的發展依然處於可控狀態。屆時自由聯邦出面調停,對威塞克斯“施恩”、向諾曼帝國“示威”,理應能夠順利收場。此後無論北弗裏斯獨立還是回歸弗裏斯王國,只要確保北弗裏斯地區發現的“星源石”礦藏不被某個強國獨占,便達到了維持當前格局、維護聯邦利益的目的。

在做出“踩鋼絲”的決定之前,聯邦軍方高級將領們通過先期建立起來的軍事熱線,向諾曼帝國詢問了他們的態度:若諾曼帝國出兵北弗裏斯地區,能否限期撤軍,能否保證不向弗裏斯王國或北弗裏斯地區索取任何軍事或經濟上的要求?

諾曼帝國總參謀部迅速給出回復,以霍亨斯陶芬四世皇帝之名,保證一個月內讓北弗裏斯地區平息戰火,兩個月內完全撤兵,保證不向弗裏斯王國或北弗裏斯地區索取任何要求。諾曼帝國如在北弗裏斯地區采取軍事行動,其唯一意圖便是防止任何強國獲得攻擊諾曼帝國羅萊爾河谷平原的跳板,絕無強占北弗裏斯地區、掠取該地資源的企圖。如北弗裏斯地區有重要礦藏的消息屬實,建議由當地合法政權組織開采,並遵照米諾陶斯公約向各國定價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