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野獸的獠牙

某個晨霧彌漫的清早,北弗裏斯地區,烏裏德拉卡斯哨卡。

在這座嵌入山體的鋼筋混凝土堡壘頂部,可見三座半球形炮塔,從它們渾厚紮實的鋼鐵外殼伸出三對粗長的炮管,炮口昂首指天。這是烏裏德拉卡斯哨卡賴以抵擋敵方航空部隊突襲的強力武器,上一場戰爭的數次戰例表明,堅固堡壘搭配鋼制炮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地面防空手段,足以應付裝備同口徑火炮的飛行戰艦。

這堡壘頂部四角皆有固定的瞭望警戒哨位,每個哨位配有一名身背步槍的武裝人員,有的是軍人裝束,搭配齊整而且神情幹練,始終警惕地注視著四周。有的是民兵模樣,雖然武器裝備不缺,但看上去舉止隨意,值守崗哨這種枯燥工作讓他們心浮氣躁。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林間的霧氣逐漸消散,可視距離逐漸增加。就在這時,一艘灰色的飛艇毫無征兆且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哨卡上方,只見六名身穿黑色作戰服的士兵順著兩條繩索迅速降落在了哨卡頂部。不等哨兵們發出示警,他們便以箭弩射殺了其中三人。

只有一名哨兵反應機敏地躲過了箭矢,隨之鳴槍示警。

灰色飛艇旋即上升,重新隱入雲霧之中。

槍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那些從天而降的黑衣士兵撇下冷兵器,取出半自動手槍和拳頭大小的手雷,有的負責守住通往堡壘下部的通道口,有的前去對付哨位上的哨兵,還有的用特制的塞子堵住那些高射炮的炮口。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而且行動非常麻利。不到兩分鐘時間,他們便成功堵塞了炮口,幹掉了最後一名哨兵,繼而朝天打出了三發綠色信號彈。

作為防備諾曼帝國進攻的重要前哨基地,弗裏斯王國在上一場戰爭結束後,耗費了足足兩年時間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烏裏德拉卡斯哨卡。除了各種型號和用途的火炮,這座堡壘還有規模可觀的地下防禦工事,常備的彈藥物資能夠維持駐守者半年之用。隨著獨立公投的結束和約肯政權的建立,北弗裏斯危機似乎已經臨近尾聲,這烏裏德拉卡斯哨卡不但有精銳的威塞克斯士兵駐守,還加入了為數不少的約肯民兵。在反應過來之後,守衛者迅速調集兵力,試圖奪回哨卡頂部,消滅入侵者,然而他們在通往哨卡頂部的通道遭遇爆炸物,每一個爆炸的轟響聲,仿佛是敲擊守衛者的重錘,讓他們不斷喪失信心和勇氣。

見堡壘內部通往哨卡頂部的通道難以穿行,威塞克斯士兵轉而攀爬哨卡外部的應急樓梯。盡管他們相互掩護,彼此策應,無奈對方占據了地形上的優勢,哨卡的重武器又完全無法應對這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守衛者接連幾輪進攻終以失敗告終。

十來分鐘過後,一陣隆隆轟鳴聲從空中傳來。在看不到飛行物輪廓的情況下,守衛者倉促用哨卡下方的火炮設計,但這些中口徑火炮的垂直射界遠不如哨卡上部的高射炮,漫無目的開火根本沒有發揮作用。須臾,從空中傳來的機械轟鳴愈發清晰,只見一艘周身布滿鉚釘的輕型運輸艦從哨卡的垂直上方緩緩落下,並在距離哨卡頂部三四十米的位置懸停。大批黑衣士兵們順著繩索滑降至哨卡頂部,飛行運輸艦上的吊框也不斷將戰鬥裝備和彈藥物資吊運下來。

隨著飛行運輸艦的出現,戰鬥形勢旋即發生逆轉。黑衣士兵們用火焰噴射器、連發短槍以及各種爆破武器攻入哨卡內部,守衛者或是躲進地下工事,或是倉皇逃離哨卡。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戰鬥,易守難攻的烏裏德拉卡斯哨卡被諾曼軍隊拔除。駐守於此的一百二十名約肯民兵和三十五名威塞克斯士兵,近半數在戰鬥中喪命,余下的大多繳械投降,只有少部分人得以逃脫,而發動奇襲的諾曼軍隊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損失……

同一個上午,諾曼軍隊以近乎相同的作戰方式攻占了位於北弗裏斯地區西部和西北部的4座哨卡,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讓威塞克斯軍隊和約肯政權猝不及防,亦給了全世界一個驚天響雷:善於防守的威塞克斯陸軍,在諾曼帝國的精銳部隊面前居然也是如此不堪一擊!

在從諾曼邊境通往北弗裏斯腹地的道路上,還橫擋著一座戰後建造的軍事要塞——貝格斯特要塞。諾曼人沒有強攻這座投入實用還不滿十年的新要塞,而是以飛行艦艇搭載陸戰部隊實施蛙跳進攻,奪取了貝格斯特要塞周圍的哨卡和村鎮,切斷了它與外界的一切聯系,使數百威塞克斯軍人以及相當數量的約肯民兵受困於此。

黃昏時分,6艘塗著威塞克斯王室徽標的飛行艦艇出現在了貝格斯特要塞西北方。這支飛行艦隊的絕對規模並不大,此前卻讓弗裏斯王國的航空部隊一籌莫展,原因無他,在這支飛行艦隊當中,有兩艘威塞克斯王國頗為自傲的卡堡級裝甲巡洋艦——它們是各國現役裝甲巡洋艦裏建造時間最晚、技術等級最高、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弗裏斯王國現役的飛行艦艇,加在一起還不夠這兩艘卡堡級裝甲巡洋艦的噸位,直接交鋒更是毫無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