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最後的機會(第2/2頁)

在穆斯德根將魏斯之名報告給萊諾校長後,他用很怪異的眼神盯著魏斯看了足有半分鐘。對於這名二年級生的過往表現,他肯定有所了解,而在不久之前,軍事情報部的布魯克斯少校還親自向他“借”走此人。就課業成績而言,這名二年級生顯然還不足以跟最優秀的三年級生相提並論,可他在春季大會操期間的出彩表現,又不禁讓人對他充滿好奇和期待。

末了,萊諾校長走到魏斯跟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臂膀,道了句“全靠你了!”

魏斯深吸了一口氣。面對如狼似虎的遠方來客,自己能為巴斯頓軍校扳回一城麽?若是為了這塊遮羞布,向諾曼學員展現另一個時空近現代戰爭的戰術典範,會不會造成因小失大的後果?

此時此刻,魏斯很是躊躇。

但時間容不得他多想,經過十來分鐘的準備,第三長兵棋推演已經一切就緒。

卡爾森特上校照例走到諾曼學員們那邊:“請確定執棋者……好的!”

魏斯擡頭看著沙盤對面,自己的對手,是個長著國字臉,濃眉大眼、高鼻闊唇的青年,給人以氣宇軒昂、勇武剛正的感覺。

這人的容貌氣質,會是個戰術思維大開大合的主嗎?

發生在五十多年前的瓦爾萊登湖之戰,本就是一場“以大打小”的懲戒戰爭,講究的是速戰速決。事實上,相較於阿爾斯特自由聯邦或者諾曼帝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法萊恩王國的領土簡直就是彈丸之地。當年,這個只有八十多萬人口的小國家,在諾曼帝國的暗中煽動下,以武力侵吞了位於瓦爾來登湖東岸的維斯倫裏,一個獨立地位獲得聯邦保證的部落聯邦,強行將維斯倫裏連同它的4萬多名居民並入了王國版圖。這一事件引發了一場持續45天的戰爭,前30天是維斯倫裏的地下抵抗組織以遊擊戰的方式抗擊法萊恩軍隊,後15天是聯邦軍解放維斯倫裏,繼而沿著瓦爾來登湖畔橫掃法萊恩王國全境,進逼法萊恩王國首都瑞恩城下。諾曼帝國援引諾曼·法萊恩協定,宣布進行國防動員,諾曼軍隊迅速開進了位於諾曼帝國與法萊恩王國之間的弗裏斯王國,借道進入法萊恩王國。諾曼軍隊和聯邦軍隊在法萊恩王國境內對峙,險些引發大國戰爭。在國際聯合機構和中立大國的調停下,這場中途以諾曼帝國和阿爾斯特自由聯邦同時撤兵、法萊恩王國和維斯倫裏各歸原樣而平息,但它對國際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三十多年後的大戰埋下了伏筆。

就當時的形勢和條件而言,裝備齊整、訓練到位的六萬聯邦軍加上人數不多但熟悉地形的維斯倫裏遊擊隊,擊敗四萬法萊恩正規軍以及數萬臨時拼湊的國民軍簡直跟砍瓜切菜一樣容易。挑選這場戰役作為兵棋推演的模板卻不是穆斯德根等學員的本意,而是來自校方的指示,校方背後又有來自聯邦軍方高層的某些政治考量。

正當魏斯有些分神的時候,從對面傳來了一個洪亮有力的聲音,讓他瞬間凝神定氣。

“諾曼帝國皇家陸軍學院學員,奧爾格·薩特·迪特恩,請多指教!”

“巴斯頓軍校學員,龍·克倫伯·海森,請多指教!”魏斯連忙應道。

在裁判組的主持下,雙方拋硬幣決定選邊的優先權。

前兩場兵棋推演,諾曼人無論先選還是後選,都選擇了諾曼帝國一方。在瓦爾來登湖之戰中,法萊恩軍隊雖然沒什麽像樣的表現,實際戰鬥力卻不差。作為諾曼帝國的準盟友,他們不惜貸款購入諾曼軍隊的制式裝備,接受諾曼教官的訓練,還請來退役的諾曼軍官擔任軍事顧問。有鑒於此,魏斯覺得諾曼學員在兵棋推演中選擇法萊恩軍隊一方的可能性極大,若真是如此,第三場兵棋推演的取勝難度,著實要比之前兩場小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瓦爾來登湖之戰發生的年代,星源石的奧秘剛剛被發現,飛行艦艇技術處於萌芽狀態,當時聯邦軍和諾曼軍雖然已經裝備了少量小噸位的飛行艦艇,但都視之為秘密武器,並沒有在這場戰役派遣上陣。也就是說,那是一場典型的、單純的平面式戰爭。

落在卡爾森特上校手裏的硬幣,字面朝上,意味著對面的諾曼學員先選。

“我選藍方!”國字臉毫不猶豫地說道。

藍方,是得到維斯倫裏遊擊隊幫助的聯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