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4頁)

總需要一個有能力貫徹執行他的軍令,又能隨機應變不同狀況的人在。

“再有一個,政務治民也非常重要,屬地擴大,可不再像從前一郡般簡單的。”

姜萱算有天賦的,但她深知自己經驗不足尚屬稚嫩,她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她不但需要一個能借鑒學習的師者,還需要一個能替她分擔的夥伴。

張濟經驗老道,能力有目共睹,又長於軍事謀略,真真可遇不可求。

“遇上能者,摒棄舊嫌納之何妨?”

姜萱蹙眉:“阿桓,需知咱們這條路不進則退,處處不易。”

轄地越大,攤子越大,治理越難的。

她苦口婆心,衛桓聽了卻不以為然,“尋尋總是擔憂太過,不管將來如何,我總護得住你和阿鈺的。

衛桓不管是投軍從戎,還是攻伐地盤擴張勢力,為的都僅僅只一個目的,那就是復仇。他本身對物質沒什麽要求,只要復仇成功即可,什麽屬地軍政諸侯天下的,他一概無甚興趣,大不了他便帶她和姜鈺一走了之。

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就好,他自信能護得住她的。

姜萱無奈:“哪能說走就走,說放下就放下的。”

每次談起這類問題,總覺無力,嘆了一口氣,她耐心道:“咱們現在可不僅僅只有自己了。”

幾番變遷,姜萱本人對富貴權力什麽的倒不在意,可問題是現在他們早不是孑然一身,身後還有這一大群的人,符家自己人跟著走應也是行的,那徐乾徐笙陸延甘遜等等一幹追隨他們的人呢?

另外還有治下的百姓黎民呢?

百姓黎民供養了他們,他日即便成功復仇,又怎可輕言舍棄?總要盡力還平頭百姓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才是。

不管是什麽原因開始的,既然上來了,就該挑起責任,盡自己所能給追隨者一個未來,給治下黎民一個希望。

姜萱嘆了一口氣,但她知道上述道理給衛桓講不通,兩人在這方面是有分歧的,她早打算慢慢掰過來,因此也不一意說出和他爭執,只道:“日後屬地大了,事情必然多出許多的。”

她揉揉眉心:“我怕是力有不逮,就想找個幫手。”

這般婉轉一說,衛桓果然就遲疑了,他最重視的人就是姜萱,肯定舍不得她案牘勞形的。

“舅舅和甘遜不就做得不錯嗎?”

“舅舅處事中庸,甘遜也是新手,且這人還是少了,若得並州,肯定捉襟見肘的。”

“我看張濟就很好。”

衛桓沉吟不語,姜萱便說:“要不稍稍調整計劃,先將他誘出擒回。”

“若他識時務,屆時我們給他一次機會何妨?”

她反復勸說,衛桓最終還是松了口:“那便聽你,先將這人擒回來再說。”

……

且說通侯大營。

入夜了,一線彎月懸於晚空,天幕墨藍,遠望連綿奉嶺伏地攔於前方,黑漆漆的一片。

王芮臉色晦暗莫名,一個多月了,他率四十萬大軍西伐衛逆,被攔在上郡邊緣不得寸進,已足足一個多月。

偏先前多次交鋒,衛桓也不算龜縮不出。

這可是四十萬對陣十八萬,教天下諸侯知曉,也不知會如何恥笑。

心腹大將陳麟窺其色度其意,也是憤憤:“也怪張文尚謹慎太過,否則之前趁著衛賊大潰,一舉掩殺上去,此戰早就了結!”

王芮臉色更加難看。

盯了衛桓營寨方向片刻,才沉著臉折返中帳。

身後諸心腹也緊隨而入。

行至側帳後的張濟腳下定了定。

他是來中帳稟事,只陳麟聲音不小,他還未轉出去就聽見了。

他再沒有繼續過去,沉默片刻,轉身回去。

家僮見張濟這麽快去而復返,回來後又心事重重,不禁問:“郎君,怎麽了?”

張濟搖了搖頭,沒說話。

他知王芮後悔那日沒有乘勝追擊的,隨著僵持時日越長,就越是後悔。

如此心性,比之丁洪也強不了多少,如何成大事?

說大事都遠了,就連眼前衛桓,他都未必能將其拿下。

唉。

王芮此戰若敗,恐怕並州都要易主。

張濟搖了搖頭,才要吩咐家僮伺候梳洗,不想余光瞥過,卻見帳壁有個黑影一閃而過。

他一驚,便聽外頭厲喝一聲:“誰?!”

張濟幾步疾沖出帳,卻見門外衛士和巡邏甲兵大動,一陣急尋緊搜,卻未曾見有人。

巡邏校尉提戟過來,拱手,問:“不知張大人可見什麽人?”

家僮才要附和,不想張濟卻十分驚異:“未曾,這怎麽回事?”

他既驚且疑,面上尚有幾分余悸,說罷,便一意催促校尉給增派巡邏甲兵,以防有變。

校尉掃了他兩眼:“只怕是衛兵看花眼罷了,把什麽黑影當成人影了。”

這事便結了,校尉領兵繼續巡邏,張濟立了片刻,領著家僮回了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