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6頁)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倒也好猜測。

杏花巷曾頻繁發生夫妻自盡案,讓人覺得晦氣外,還有流傳的吊死鬼傳說讓大家人心惶惶。另外,巷子裏的這些兇相宅都風水極差,科學點的說法就是布局不合理,會在心理上給人一種有消極的暗示,讓住著的人心裏不舒服,心情不好自然辦事恍惚,辦事恍惚自然就會覺得事事不順,認為倒黴晦氣,如此更呼應了杏花巷傳說,故而有條件能搬的住戶便都搬走了。

但杏花巷到底是在寸土寸金的東京汴梁,即便有一些傳說,但還是不乏有不信邪貪便宜的人,想低價買下宅子在汴京安家。可每到新住戶住得快忘了過去的傳說的時候,夫妻自盡案又發生了,便會再引發一波搬遷。

“巷子裏沒有一個人在這裏住過九年以上,這麽說來,兇手未必是住在巷子裏的熟人。”

“九年前杏花巷到底發生過什麽,以至於整個巷子後來都修葺改建了?”

崔桃沒在戶籍資料中找到這方面的信息,不過她找到了一戶姓陶的人家,這家在杏花巷改建完畢不久之後,就搬離了杏花巷。這之後的一個月,杏花巷出了第一樁第一對夫妻自盡案。後來又出了第二樁,巷子裏的其他住戶才開始陸續搬離。

崔桃覺得這個陶家是關鍵,奈何時間久遠,想尋到實在是太難了。“哪怕能找到九年前杏花巷其他的老住戶,知道當時各家各戶為何會改建也行呢。 ”

韓琦命張昌將當年所有住戶的情況都騰謄抄下來,命王釗等人立刻著手尋人。十幾戶人家,總會有一兩家還在汴京,沒有搬走。

等韓琦告辭走了,一直躲在裏屋的萍兒才紅著眼出來,直嘆她沒臉活了。

“我說的那些話都叫韓推官聽見了,以後可怎麽再見他!”萍兒急得直跺腳,怪王四娘非說那些臟話讓她學,害她在韓推官面前出大醜了。

“可別太把自己當回事,韓推官連提都沒提,問都沒問,自然是無所謂你如何。”王四娘摸了摸鼻子,其實也替萍兒尷尬。她才不會承認,承認肯定更糟萍兒埋怨。

今天外面多雲,夜色很黑。

崔桃一手拿著瓢,另一手提著燈籠,讓王四娘抱著一袋面粉跟她出門去。萍兒則被打發去裏屋睡覺,哭成那樣了,還是早點睡比較好。

不一會兒,倆人就折返回來,那一袋面粉卻是空了。

王四娘隨後去東廂房睡了。

崔桃將桌上盤子等物都挪開,直接坐在桌中央閉眼打坐。

至後半夜,油燈快燃盡的時候,正引氣入體的崔桃感覺到遠處有波動。她猛然睜眼,拿起手邊的木棍直接跑了出去。杏花鄉內漆黑一片,唯有涼涼的夜風吹拂。

崔桃細聽有悉嗦的聲音來自巷尾,立刻喊:“巷尾有人!”

隨即,她便往巷尾跑。

李遠等人暗伏在墻頭守夜,聽到崔桃的喊聲,立刻警覺起來。他們率先追跑到巷尾,細小的聲音卻沒了,只聞到一股子濃腥味兒撲過來,卻見原本擺放在這裏的三座三清像,都被潑了烏黑發臭的東西。拿燈籠湊近了仔細一照,更嚇一跳,原來是血。有一個沾血的陶罐,就被在丟在神像邊上的地上。

“是腥魚血,玷汙了神像,便不得效用。”

崔桃用燈籠照著地面,李遠這才注意到神像前撲了一層白色的面粉,有兩個很明顯的小腳印印在那上頭。

腳印沾了面粉便有痕跡,大家順著痕跡繞到巷尾這戶人家的後墻,便在墻頭上發現有微量的面粉殘留。

李遠隨即帶人包圍整個宅子,進去搜查。後院墻翻過來,地面上還有面粉的痕跡,但是到院中央就沒有了,畢竟腳底粘著面粉量有限,跑幾步也差不多就沒了。

住在這間宅子裏的是一家七口,上有兩位六旬老人,下有三個孩子。一家子人聽到院子裏的聲響,都披著衣服推門出來,顯然都是一副剛睡醒的樣子。

李遠將宅子裏裏外外搜查個遍,也檢查了每個人的鞋子,並沒有在這些人的鞋底找到面粉的痕跡。

不過這家有個八歲的男孩,他鞋子的大小,剛好跟三清像前留下的鞋印差不多。

李遠當即問他,是不是他魚血在畫像上。孩子搖頭不認,孩子父親卻舉巴掌就打在他屁股上,罵他是不是又調皮了。

“這孩子從小就作,愛惹事生非。求各位官差行行好,諒在孩子不懂事的份兒上,饒了他這遭吧!”

兩名老人都心疼孫子,跪下懇求李遠饒恕那孩子調皮。

李遠便跟崔桃打商量道:“似乎只是孩子調皮?”

這宅子有三間房,夫妻二人住東廂房,正房是兩位老人在住,正房西邊的耳房給三孩子住,另有一間是廚房和放雜物的。

崔桃推了一下這幾間房的房門,在打開和關閉的時候都有很明顯的‘吱呀’聲。而李遠剛剛帶人闖進院的時候,這三間房的門都是緊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