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換了新身體之後, 米哈也慢慢琢磨出一些人類和花豹的區別, 然後機智的發現了人類和其他物種最大的不同——為生存所創造和學習的龐大信息量。

當一只花豹的時候, 米哈需要掌握捕獵技巧、學會判斷氣候、知道獵物強弱、巡查領地驅敵等等,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是這樣生活的。畢竟, 一動就容易餓,一餓就要去抓獵物,一抓獵物就要動起來, 這個惡性循環才是大貓們主要時間都在休息的真正原因。

所以,米哈這種會在別貓發呆的時候去反思偷襲經驗、利用獅群捕獵、時刻學習總結的‘異類’,就榮登了‘豹之驕子’屬於最聰明的那一掛。

但是變成人類之後, 米哈發現糟糕,她的看家本領被學走了!

大部分人類的生活狀態都是會思考、總結的, 甚至會專門留出很多時間讓幼崽去學習, 也難怪初見的時候, 豆豆的知識水平都能碾壓剛換新身體的米哈。

這簡直是豹中慘劇,昔日豹之驕子淪落為人類學渣, 等等, 米哈還沒有正式上過學,她只是個小文盲還不能用學渣二字概括。

總之, 米哈在當花豹的時候,就嘗過思考和學習的福利,變成人類之後, 對讀書自然也有一種自帶的向往和尊敬感,她也不傻, 能讓大部分人類都認可‘幼崽至少有九年要在學校接受教育’這件事情,那就證明著校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所以趙雅茴把《重啟校園》要改編網劇的事情告訴她時,米哈的心虛也很好解釋了,她現在還停留在自學備考的階段,沒有體會過正常的校園生活,萬一暴露了怎麽辦?

比起看懂《重啟校園》的小說原文,米哈更需要寫兩張考試卷冷靜一下,穩住,她不會輕易暴露的。

家裏負責米哈學習進度的人是董曉春,但是幫她聯系學籍和考試資格的是林君,回家之後兩個人發現米哈趴在書房的寫字桌上做卷子,一問就樂了,“也是,米哈還沒有去過學校。”

“小行寫這個《重啟校園》的時候,我們剛讀大一吧?當時還有記者去采訪,但是沒找到小行,只拍到了學校。”

董曉春和林君都是和杜雅文姐弟一起長大的,看到米哈放在桌子上的《重啟校園》也不陌生,還和米哈講了講這本書的創作背景。

“小行在劇組還沒回來,我先來講講這個小說的內容。”董曉春搬個椅子坐在寫字桌旁邊,邊幫米哈整理草稿紙,邊聊起這本小說,“這本書最開始是零碎的短篇,小行投給雜志掙稿費的,結果對方編輯要求他寫感情線,他就一氣之下在網上注冊筆名,寫成了連載小說。”

一起長大就這點好,對方有個什麽事情大家都很清楚,董曉春還去抱來了相冊,給米哈看他們四個的學生時代。

杜雅文、董曉春和林君同歲,杜行比她們小六歲,但從小就在寫文章方面開掛,跳過級拿過獎,所以在三個姐姐大一的時候就已經讀高中了,那個時候的杜行遠沒有現在性格好,很典型的一個不愛說話的高智商男同學,要不是長得帥,十足的欠揍。

“可是這本小說,講的實際上是校園暴力。”杜行只是個看起來冷漠的男同學,實際上很善良,他以主角陶芳芳的視線展開,通過‘幫助別人得到一份隨機能力’的奇思妙想來反抗校園暴力,當初剛發表的時候不僅讓很多網友眼前一亮,也真切的鼓勵了很多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學會保護自己。

沒想到過去這麽多年,小說居然要改編成網劇了。

“去校園裏讀書學習,為什麽還要被欺負?”到底是米哈不懂學習還是不懂校園,她對董曉春說到的這些話很感興趣,但還是沒法理解校園暴力的存在。

幼崽之間的打鬧和撲咬,也都是可以幫助彼此學會捕獵技巧的,那校園裏的暴力為什麽出現?毫無作用,而且會折損同類的健康甚至生命。

米哈的眼睛很漂亮,眼眸澄澈幹凈,滿是疑問的看著董曉春時,都讓她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是啊,校園暴力為什麽會出現?按理說,校園應該是成年人為了庇護孩子建立的一個相對安定的樂園,孩子們在這裏面學習成長,為日後接觸社會做準備,但校園暴力是怎麽回事?欺壓、傷害、毆打、侮辱甚至奪去別人的生命,董曉春自己是心理醫生,也當過學校的心理老師,對青少年暴力事件的了解比較多,從不低估校園暴力的危害。

於是,為了找到這個董曉春都沒有辦法解釋的問題答案,米哈以心理老師的助教身份成功入駐校園。

“小君,要不然讓米哈直接辦入學好了,等明年再高考,現在去讀高二。”董曉春聽到林君的安排之後哭笑不得的,又不是沒辦法讓米哈體驗正常的校園生活,為什麽要先去當她的助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