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第3/4頁)

嬤嬤在伺候安嫻之前,就是皇後身邊的人,愛屋及烏,皇後對二皇子的印象不好,在她身邊伺候的下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了些內情,自然對二皇子也是很不待見,如今一說到二皇子的事情上,嬤嬤自然有些憤憤不平。

“咱們太子心思純,奴才就擔心,這回是著了人家的道。”

這次百姓的動亂,往好了想,是個巧合,與二皇子無關,往壞了想,怕就是二皇子耍了什麽肮臟的心思,一個國家的百姓都沒了良知,那就是從裏子裏往外爛,能爛個透,這樣的國家,再強大又能撐的了多久。

安嫻聽的仔細,這些朝廷的事,原本她也不關心,但誰又能置身事外,祖宗在外面打天下,她總不能什麽都不管不問,嬤嬤能在她面前說起這些事,那也是安嫻平日裏關心朝政,多與嬤嬤和鈴鐺提起過朝堂之事,倆人才會替她去留意這些事。

橫豎後院裏的一堆婦人,也沒有特意去關注前方大事,萬事都是靠猜,從打聽來的一點小事開始推敲,就算沒有親眼見到那些事情,也沒有見識過官員之間的勾心鬥角,但也能從打聽來的消息中,猜出幾分真相出來。

安嫻聽完嬤嬤說來的消息,終於知道齊荀今早為何就獨自一人醉了酒,昨夜殿下怕是心裏極為難受的,一向以為自己普及了眾生,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卻不想竟然出現了這等亂子。

“昨夜殿下與北三公子打架之前,兩人曾在屋裏談過話?”安嫻平日裏多半懶得動腦子,可動起腦子來,很多事情也能看明白。

一個商人,就算是再大的膽子,不在乎自己的命,也還有北家莊那麽多條人命,若他只是單純的北三,怕是賭不起。

在西鄉鎮,若說遇上北三是偶遇,可後來在管道上幾次相遇,怕就不是偶然,世上沒有那麽多的巧合,有的多數都是人故意為之,她一直弄不清楚,北三的目標不是在自己身上,還是在齊荀身上。

如今看來,北三這一路緊緊跟隨,從一開始他要找的人就是齊荀。

能讓齊荀殺了自個兒的百姓之後,找他撒氣,由此看來,北三與底下百姓動亂之事,肯定脫不了幹系。

秦懷遠那種三裏開外,沒見其人就能聞見其聲的人,怎麽可能盯得了暗哨,恐怕還沒有上門,那留君樓裏的人早就散了。

然而卻讓他跟蹤到了一對人馬,還從香洲一直跟到了吳國,倘若對方真是與那夜五百多名死士是一路的,那秦懷遠如今不可能還安然無恙,早在半路上就被人索了命。

是以,這個引出秦懷遠的人,必定不是想要害他性命之人,事發之後,北三第一個追了上去,也沒有人看到他是從哪裏開始追的,只留了個信給眾人,等找到了秦懷遠之後,北三又是首當其沖,護住了秦懷遠。

一個不想與齊荀撕破臉,又存了目的想要算計齊荀的人,一定不是個普通的人物。

都說西北君主蘇幕狂妄,嚷著要讓陳國公主唱上三天三夜的曲兒,安嫻還以為,能說出這等大言不慚的人,定是五大三粗的漢子,沒想到是一位翩翩公子爺。

昨夜齊荀同他既然能打起來,那肯定就是倆人已經談判過了。

“聽說,就是因為昨夜倆人關起門來單獨談了些事,北三喝了酒,才有那虎膽,幸得殿下沒事,要是出了什麽事,他北三怕是吃不了兜著走。”

嬤嬤說完,見安嫻神色呆滯,便有些後悔自己多舌,本來娘娘來寺廟就是清養的,不該管這些事情才對,“這些事,殿下心裏肯定也都看明白了的,娘娘用了午膳就在屋裏好生歇息,就不用操心,等身子骨好了,比什麽都強。”

安嫻笑了笑,謝過嬤嬤,“有什麽事,嬤嬤繼續替我留意就好。”其實她還有件事情要讓嬤嬤或者鈴鐺去替自己做,但這事說出來定會嚇著她們,這便有些心虛,說的小心翼翼,“今兒夜裏恐怕朱公子會到寺廟裏來,你倆多幫我留意下。”

原本打算將此事告訴齊荀,可經過了今日這些事情之後,她還是決定自個兒先去面對朱東浩,看看還能不能問出點什麽事情來。

果然安嫻一說完,嬤嬤和鈴鐺臉色就變了,倆個都嚇得不輕,鈴鐺眼眶說紅就紅,以為娘娘心裏到底還是放不下朱公子。

“如今殿下還在寺廟裏呢,娘娘你可別做什麽傻事,那朱公子過去就過去了,如今殿下才是最重要的。”

安嫻將解下來的佛珠拿給鈴鐺看了一眼,“他既然來了,我就去將這東西還了。”

“我都嫁給了殿下,旁人的東西戴在身上,總是不好。”

聽安嫻這麽一說,鈴鐺與嬤嬤才松了一口氣。

**

午後安嫻也沒有睡著,心裏裝著事,根本沒有困意,其他不求,就想弄清楚,腦子裏系統與原主到底是什麽關系,是不是如自己一樣,曾經也在原主的腦子裏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