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朝一場夢(第2/4頁)

沈奚猜到,顧義仁想說的應該是自己比傅四爺還要學得快?

這一晚,她又在燈下寫了封信給傅侗文。

學著傅侗文的習慣,在信尾寫下:

沈奚

十二月二十三日

鋼筆才剛放下,她再提筆補了幾句,大意是告訴他,在自己到這裏沒有多久,有一艘很有名的船叫Titanic沉沒了。它是從英國出發的,目的地是美國。

這個航路看上去完全是和兩人不相幹的閑話,可在沈奚心裏,似乎任何能和英國、美國有關的,都像是和他們兩個有關系。

信照舊被封好,寄了出去。

這次的信很厚,裏邊有她收集的三份報紙:《紐約時報》《紐約論壇報》和《紐約晚報》。這是她選的一門政治系課程的老教授推薦的報紙。今年恰逢美國大選年,那位老教授對這門課程的要求就是讓他們緊跟大選,做報紙摘要和報告。她選這門課程就是因為傅侗文,作業也做了兩份,一份交上去,一份留下來送給他。

總不能到了她讀完醫,還寄不到吧?

翌日,她把信交給婉風時,反復確認這封信是否真的會寄出去。婉風連連保證,她絕沒有收到過任何“吩咐”,阻止沈奚和傅家通信,說完還笑著用信敲她的頭:“早說了,海上變數大,書信這種東西你要隨緣。”

沈奚摸摸額頭,對婉風含糊解釋:“寫一封信耗心神,丟了可惜。”

“好了,我保證這信能到傅家。還有一樁要緊的事,明天是耶穌誕節,我帶你去我的老師家做客。”婉風神秘地對她笑笑。

這個節日沈奚也曾聽同學說過,但並不太放在心上,畢竟這是當地人的節日。而且據婉風所說,傅侗文因為猜到這裏的基督家庭都十分熱情,會響應號召招待從中國去的留學生,所以特地囑咐了他們兩人,讓沈奚盡量避開這些。安心讀書,靜心讀書。

可是婉風在這裏生活了三年,早已將慶祝耶穌誕節當作習慣。

沈奚晚上也無事,跟她赴了晚宴,宴後倒是有趣,主人搬出一筐收到的節日贈禮,一一拆開。臨行前,招待的主人也給沈奚和婉風備了禮,幸好婉風早有準備,替她備了回禮。

到了家裏,兩人嬉笑著拆開盒子,是兩份精致的月份牌。

沈奚翻看著,婉風竟然探手,從她的棉被下掏出了一個被綢緞包裹的物事。

沈奚笑著,用光著的腳去踩婉風的腳背:“幹凈嗎?放在我睡覺的地方?”

婉風搖頭,嘖嘖感慨:“漂洋過海,不算幹凈。”

沈奚呆了一呆,心忽地被頂了上來。

婉風輕笑,催促她:“快拆。”

手指觸上綢緞,拆開,是個扁長的木匣子。

什麽?裝信的?要如此大嗎?

掀開盒蓋,又是兩個用綢緞包裹好的東西。沒有信。

沈奚忙亂地拆開,是巧克力和鋼筆。

“這個東西,我剛聽到同學說,”婉風先搶過來嘗了一口,愜意地蹙了鼻尖,又拿起一顆塞到她口中,“你那顆是什麽味道?裏邊有什麽?”

“像糖……奶糖。”

婉風還想要再吃,被沈奚攔住:“你行行好,不要都給我吃了。”

婉風笑起來:“好,好,我們看這個。”

她拿出鋼筆來,仔細讀上邊的字:Mont Blanc。

“哦,天啊,這鋼筆太漂亮了,”婉風抓住沈奚的手,“你太讓人羨慕了,沈奚。”

沈奚反握住她的手:“信呢,還有信對不對?”

婉風笑,變戲法一般將信交給她,還頗為識相地趿拉著鞋,先一步離開了房間:“家書萬金,哪敢私藏?慢慢看。”

她將那信封裁開,展開信紙。

時隔一年,他的回信仍是惜字如金:

帶給你的軟心巧克力,是領事館所贈,比利時的新物事,想能抵消苦中帶澀。鋼筆亦是。卿勿念,善自珍攝。

九月二十八日

沈奚的信到的當天,來了個年輕人。

那人穿著藍麻布褂子,底下是灰布褲子,入了書房,見到傅侗文就紅了眼眶:“我家先生要我來的。三爺,出大事了。”

傅侗文身子稍向前傾,目光沉下來:“慢慢說。”

“宋先生遭暗殺。”那人輕聲說,眼中隱隱有淚光。

傅侗文和醫生草草對視一眼。

“先生中彈後,托付了三件事。第一,將所有在南京、北京和東京存的書,全捐入南京圖書館。第二,先生家窮,老母尚在,囑人照顧。第三……”那人喉頭哽住,“請各位繼續奮鬥救國,勿以我為念放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