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6頁)

他倆在湖邊的長椅上坐下,錦書凝望著靜謐的湖面,打手語“說”她的家鄉也有一個大湖,名叫曲水,她小時候經常到湖邊去玩。曲水的水質清澈,可以洗臉洗腳,還可以當鏡子照。傳說中國古代有曲水流觴的故事,就是源於她的家鄉。

蕭山盟第一次聽到曲水流觴的故事,很感興趣,就追根究底地要她“說”下去。

這時手語的局限性就暴露出來了,一個古老而風雅的故事,很難通過手語表現出它的原汁原味。他倆的文化水平不低,手語技巧也嫻熟,卻仍花費了好多時間和力氣才“說”清楚這個故事。

錦書的家鄉楚原市,自古就是魚米之地、詩禮之鄉,有三樣名聞全國的“特產”:米酒、詩人、名醫。楚原市位於曲水湖南岸,與曲水鎮隔湖相望,而故老相傳曲水流觴的故事就起源於人傑地靈的曲水鎮。

錦書“說”,曲水湖上有一個造型古樸雅致的涼亭,名叫流觴亭。曲水流觴的風俗興起於東晉時期,一直流傳到清末民初,每逢天氣晴好,水光瀲灩,就有文人雅士在湖畔設宴,圍坐在千回百轉的曲水邊,有人在流觴亭裏把盛滿美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任憑它沿著曲折的水流緩緩漂蕩,漂到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同時伴隨著管弦樂吟詩作對,真是說不盡的文采風流。大書法家王羲之在他的傳世名作《蘭亭集序》裏就記錄了這個風俗,並率先為它取名“曲水流觴”。

蕭山盟“聽”得入神,腦海裏想象古人的風采,過半天才籲一口氣,打手語“說”:“以後一定要去曲水鎮看一看,到曲水湖邊坐坐,親身感受下原汁原味的古典文人風範。”

錦書聞言綻開笑臉,像山花一樣明艷,“說”曲水是個好地方,值得“到此一遊”,蕭山盟如果去曲水做客,她自願擔任向導,保證向他呈現曲水的全部風貌,連犄角旮旯都不會放過。

蕭山盟凝視著錦書的青春笑容,心像是要被溫柔化開一樣,鼓起勇氣“說”:“曲水流觴的動人之處就在於隨性和隨緣,不挑挑揀揀,不瞻前顧後,只要酒杯漂流到面前,就拾起來一飲而盡。而我和你的相遇也是命中注定的緣分,一生僅得一次,我們何不勇敢地拾起這杯酒,一次飲盡一生。”

蕭山盟並不是善於講甜言蜜語的人,他甚至在許多年以後,都為自己在那一刻脫口而出的表白感到不可思議。那些“話”是觸景生情的,事先並未經過排練;那份勇氣是自然萌生的,事先並未經過積蓄。也許情至深處,水到渠成,愛情的真實面目本來如此。

錦書微微側過頭,不看他,也不“說話”,臉頰上飛起紅雲。她的嘴唇緊緊抿著,眼眶裏蓄積著晶瑩的淚水,她的表情像極了倔強而無助的孩子,在突如其來的人生重大選擇面前,感覺無所適從。

蕭山盟的胸腔被莫名的勇氣充滿,一個初次墜入情網的十九歲少年,一個熱血澎湃的大男孩,面對自己心上人的嬌羞和忐忑時,沒有什麽事是不敢做的。這時外部世界已經無關緊要了,她才是他的整個宇宙,就算要他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他也絕不會有一秒鐘的膽怯和猶豫。他感覺心臟幾乎要從胸膛裏跳出來,他迫切地渴望她的信任,急於贏得她的好感,獲取她的芳心。他凝視著她的眼睛,揮動雙手,“滔滔不絕”地“傾訴”:

“那天在景海大學門前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就開始喜歡你了,在我們通信以後,我就徹底淪陷。你的美麗、善良、樂觀、堅強,都讓我敬佩和欣賞,讓我晝思夜想,無法成眠。我迫切地想再次見到你,和你廝守在一起,照顧你,呵護你,那將是我今生最幸福快樂的事。錦書,不要猶豫了,接受我的愛吧!拾起你面前的這杯酒,不管是金杯銀杯還是鐵杯木杯,也不管酒質優劣,溫柔或猛烈,潤嗓或割喉,都讓我們一飲而盡。緣分就像奔流不息的曲水,雖然載有千觴萬觴,我只取你這一杯,絕不張望,也不仿徨。我要用一輩子的時間,為你釀造最甜美的玉液瓊漿。錦書,請到我懷裏來吧。”

蕭山盟敞開雙臂,目光像炭火一樣灼熱。

雲錦書像受到驚嚇似的,微微向後退一步,臉龐漲得通紅,胸膛一起一伏。她在做一個重大的決定。

經歷了整整一分鐘讓人難堪的寂靜、令呼吸停滯的壓抑後,她臉龐上的紅潮漸漸隱退,取而代之的,是虔誠、感動、期待的神情。她輕盈地投向蕭山盟的懷抱,像撲火的飛蛾般義無反顧。她伏在蕭山盟的肩膀上,喜極而泣,那尚未經歷風雨、略嫌瘦削的肩頭,能承載他沉重的誓言嗎?

雲錦書擡起頭,往他的身後望過去,不遠處楓林如火,映紅了景海的秋天。她長長的睫毛一閃,兩滴清澈的淚水滴在他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