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疑雲(第2/16頁)

兩側的商賈和馬隊都齊齊等候在原地,三軍俯首,肅整無聲。

明媚的陽光讓那一襲彝家彩裙愈加瑰麗,抖開的百褶裙裾,宛若大片盛放的花海;隨蓮足落地而激起千層粉浪,碎雪融冰似的,亮燦燦,明艷艷,流瀉了一地的流光溢彩,更顯得膚若凝脂,芙蓉照雪。美人如花隔雲端,煞是引人注目。

“怎麽讓小女穿成這樣?”

裙衫是準備好的,尺寸卻似量身定做般合適。

除了衣裳還有首飾:腕上的金鏨刻花紋銀鐲、耳珠上的銀環墜子、脖頸上的層層疊疊的純銀項圈……周身能裝飾的地方,佩戴得滿滿當當,直壓得她擡起不起頭來。

“不是挺好看的嗎?”

他微微側目,打量著她的精心穿戴。

“王爺這是恨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小女是商賈出身呢。”朱明月擡了擡皓腕,上面銀玉閃耀,一陣環佩叮當。

其實沐晟只命人去準備,並不知準備了什麽、準備了多少,卻也沒想到她把所有備好的首飾幾乎都戴上了,不由得輕笑道:“看在你如此配合的分上,本王會對你好些。”

脖頸上的銀飾墜得沉甸甸,朱明月聞言擡眸看他,“什麽意思?”

“此事結束後,就送你回沈家。”

朱明月不明白“此事”指的是何事,不由道:“茶馬互市何止千裏,結束之後,王爺自然要送小女回沈家。”

沐晟道:“不用等到互市結束。”

低沉的聲音,讓她為之一怔。卻見他眼含認真,朱明月道:“除此之外,王爺以後不能再拿沈家的事處處指摘,與沈家有關的小女的一切事、小女回沈家之前的一切過往,王爺也都不能再插手。”

她的聲音輕輕,語氣卻無比強硬。

沐晟睨了一眼,“得寸進尺。”

此刻一行人走在平坦寬闊的官道上,前面是鳴鑼開道的東川府衙吏,中間是駕車趕馬的馬幫和商賈,然後是穿著紅絨絳齊腰鎧甲的沐家軍。浩浩蕩蕩的隊伍,放眼望去一片威武之色。引得東川府的沿街百姓無不爭相觀瞧。被簇擁著的趕馬人第一次受到如此待遇,挺胸擡頭,昂首闊步,連日來的疲憊仿佛都一掃而空。

待高矗的城門樓映入眼簾,身著官服的官吏們早已等候多時。

東川府位於曲靖府的北方,洪武十五年設立,屬雲南布政使司;又在十六年歸於蜀地,最終脫離雲南管轄。幾年之後,朝廷再一次頒旨,要求東川府諸事皆報西平侯府,政歸四川,軍屬雲南。

洪武九年,朝廷改行省制為承宣布政使司以來,在疆域內設府和直隸州,形成了一個省、府、州、縣四分等級和省、州、縣三分等級並存的格局。設置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為各省軍政司法權力體系,分管全省軍政、民政、財政和刑法。

洪武十四年,西南地區納入疆域,朝廷設置土司、宣慰司等,其中多有世襲土司家族,與朝廷直派官吏區分為“土官”和“流官”兩種——雲南府、曲靖府、澄江府、臨安府、大理府、永昌府六個府,全設流官;楚雄、姚安、廣甫三個府的流官任知府,以土官為輔,任同知、通判;尋甸、武定、廣西、元江、景東、蒙化、順寧、鶴慶、麗江、永寧、烏蒙、東川、芒部等十三個府以則土官為主,流官為輔。

所謂的“土官”,就是指當地的幕府土司,朝廷置其宣慰使、宣撫使、按撫使等武職,以及土知府、土知縣等文職,由其家族子孫世襲。“流官”則是由朝廷派遣到地方的官員,有一定任期,期滿調任。

東川府現任的知府孫兆康,便是這樣的流官。

“下官參見黔寧王,黔寧王一路辛苦了!”

那正四品的府尹面朝沐晟的方向,一邊拱手作揖,一邊高聲呼喝。

同時派出同知、通判兩位正五品屬官,又有衙署內百余衙吏傾巢而出。浩大聲勢,迎接的還是外省藩王,可謂做足了工夫。那孫知府揖完大禮,再次拱手道:“王爺遠道而來,東川府上下不勝榮光。下官沒有躬親去迎接,實在是罪過,罪過。”

沐晟虛扶了一下,“本王途徑東川,叨擾之處,請孫知府見諒。”

面部線條硬朗的男子,卻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自成一股高貴;俊朗至美的面龐,一雙深邃黑眸,唇間依稀含笑。這般氣度和風範,讓在場的東川官吏一陣嘖嘖贊嘆。

孫兆康臉上笑意深深,連聲道:“豈敢言及‘叨擾’二字。王爺親自護送走貨商隊,不遠千裏趕赴邊藏互市,讓吾等為人臣者煞是自愧。而王爺年紀輕輕,撫民恤困,夙夜匪懈,頗有老西平侯當年之遺風,朝廷幸甚,雲南幸甚。”

千裏調軍,分明是勞民傷財,卻說成撫民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