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第四十五章 生父養父(第6/12頁)

夜深了,我在父親面前呆坐了許久。忽聞外面一陣爆竹聲響,窗紙閃了幾閃,人群的歡呼聲浪湧而來。我揉一揉眉心,問道:“現在什麽時辰了?”

小錢道:“大人,現在是子時正。”

我貪婪地望著明媚的窗紙,亮光在父親的臉上一跳一跳,像戲台上呆板的花臉,要盡力擠眉弄眼,才能體味出些許喜怒哀樂。為父親裝殮的人可謂巧手,將父親臉上觸目驚心的傷痕掩飾得很好,乍一看,還以為他只是睡著。他的指尖光禿禿的血肉崩裂,都被一一縫合,綁上了粉白色的假指甲。他頭頂上脫落的頭皮,也修補了,並用假發遮掩住。我感激這雙巧手,他讓父親也過了一個體面的新年。

鹹平十五年的春天就要來了,注定是一個幹凈明快的季節,沒有曖昧濕冷的懷疑,也不會有焦灼苦悶的等待。因我與她,她與她,終於無人可等,無事可待。

注釋:

[1]《晉書·列傳第六·張華傳》:“議者有責(張)華以湣懷太子之事不抗節廷爭。當此之時,諫者必得違命之死。先聖之教,死而無益者,不以責人。故晏嬰,齊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難;季劄,吳之宗臣,不爭逆順之理。理盡而無所施者,固聖教之所不責也。”

[2]《史記·周本紀第四》:“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遊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獸三為群,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眾,王禦不參一族。夫粲,美之物也。眾以美物歸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之小醜乎!小醜備物,終必亡。’康公不獻,一年,共王滅密。”

[3]《三國志·魏書·後妃傳第五》:“初,明帝為王,始納河內虞氏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為後,太皇後卞太後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義舉者也。然後職內事,君聽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終者也。殆必由此亡國喪祀矣!’虞氏遂絀還鄴宮。”

[4]韓愈《送靈師》:“圍棋鬥白黑,生死隨機權。六博在一擲,梟盧叱回旋。戰詩誰與敵,浩汗橫戈鋋。飲酒盡百盞,嘲諧思逾鮮。”

[5]唐代詩人李遠殘句。

[6]《後漢書·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皇甫嵩傳》:“(皇甫)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故信都令漢陽閻忠幹說嵩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故聖人順時以動,智者因幾以發。今將軍遭難得之運,蹈易駭之機,而踐運不撫,臨機不發,將何以保大名乎?’”

[7]《後漢書·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詡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8]《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以(曹)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臨發,太祖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其戒之。’”

[9]《晉書·列傳第二十一·皇甫謐》:“故孔子稱夙夜強學以待問,席上之珍以待聘。士於是乎三揖乃進,明致之難也;一讓而退,明去之易也。”

[10]《晉書·列傳第十九·阮籍傳》:“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於世。籍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於色。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11]魏明帝曹叡是甄宓之子,魏文帝廢去甄宓的皇後之位,最終卻仍讓曹叡繼承皇位。

[12]指曹真、曹爽、陳群、司馬懿四位輔政大臣。

[13]《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翟酺傳》:“臣恐威權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故孔子曰:‘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老子稱‘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此最安危之極戒,社稷之深計也。”

[14]《晉書·列傳第四·羊祜傳》:“會秦涼屢敗,祜復表曰:‘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而議者多不同,祜嘆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15]《史記·項羽本紀第七》:“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王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