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周(第2/2頁)

我一直在琢磨,特麽就不能每天早上跟歌裏唱的一樣,小鳥說早早早,精神抖擻開開心心去上學嗎?小陳說,要麽你來。

兒子嚎啕大哭,啊—嗚—我想吃冰激淩啊……

接著就是小陳不停喊著:快點快點。小孩如同夢遊,間或清醒哭上一陣,中間還有吃早飯這種傷害家庭內部安定團結的事,等到兩人終於出門開車去幼兒園,世界才重新回到寧靜與和平之中。

我沒有辦法,小孩的事,是小陳說了算的,連偷偷的幸福,都給不到。

小陳叫著:快點起來啦,你馬上要遲到了。兒子哭起來:嗚,遲到怎麽辦?我不想遲到啊嗚——

蒙田的父親有一套非常奇怪的教育準則,他只在蒙田身上用了,其余七八個小孩,都接受傳統教育。蒙田一生下來就被送到農民家裏,直到斷奶後才回來。回來後為了讓他學拉丁語,學得跟呼吸一樣自然,他父親規定,在家只能用拉丁語溝通。

小陳使用的是另一種策略,敲山震虎。早上7點45第一次鬧鐘響時,他會從床上爬起來,直接跟兒子擠在兒童床上,再一起甜蜜地睡上30分鐘,他把這個階段稱之為照會,我要用身體告訴他,離起床已經不遠了。第二次鬧鐘響起,這時候我通常也會醒,因為跟廚房跑進一頭牛,打翻所有鍋碗瓢盆差不多情形。

這種辦法大概現代人看著相當嗤之以鼻,他父親是窮盡各種方式研究,請教許多學者和智者得來的。

中世紀歐洲,當時的人認為“早上突然把孩子搖醒會傷害孩子柔軟的腦袋”,哲學家蒙田的父親是這麽做的,他就像引蛇出洞的吹笛人一樣,每天一大早在蒙田床邊彈奏魯特琴或其他樂器,利用哀傷的曲調吸引蒙田下床。

爸爸都能變成育兒奇才,因為只有爸爸擁有女人沒有的定力,我管別人說什麽呢,我就用這套辦法。

每個直男都是育兒奇才|全職爸爸第十七周工作報告

女伯爵寫信給蒙田,應該如何讓孩子有個最好的開端?蒙田在《論教育》裏的第一點就是,您應充分克制自己的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