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年少有為(第2/4頁)

三個月後,羅曼鼓起勇氣跟阮姐說:“我不能再在朋友家住下去了,我得租個房子……”

羅曼一聽是懸疑題材就有點慫,江涯說,主編劇已經把框架搭完了,剩下就是填血肉。

阮姐對羅曼也很好,每次劇本會她都會出席,給羅曼訂奶茶、盒飯、水果,還分享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經歷——除了不給錢。

他鼓勵羅曼說,你要拓寬一下題材,再說——這個大環境下,有活就不錯了,先活下去。

到了北京後,羅曼幹勁十足地開會、寫大綱。

羅曼知道江涯是好意,他們都沒有忘記彼此的初遇。

來之前,羅曼自以為很老到地問阮姐,說這個劇本我會有署名權嗎,阮姐說當然呀,來,我們簽個合同。

四年前,羅曼還是新人編劇的時候,被人穿針引線,認識了影視公司的Ken總。

阮姐是羅曼認識的第一個制片人,就是她的邀請,讓羅曼來到了之前從未踏足過的北京。

介紹人說:“羅老師活好還便宜、Ken總有需要可以找她。”

羅曼托著腮幫子思索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四處尋找空位的阮姐。

羅曼作為一個良家,對這種玩笑天然感到不適,但圈子裏就是這麽聊天的,羅曼只能用靦腆的笑容作為婉轉的抗議。

但她此刻突然迷惑了——周慕孫夠好了,她多想搬進他家住啊,開闊又漂亮,是她夢想中的房子——但她還是會不無遺憾地想,如果房子裏可以沒有他,就更好了。

Ken總看著她,用當時正流行的話誇獎道:“明明可以靠臉,卻還要靠才華!”

普通人談戀愛不就是這樣嗎。

羅曼以為Ken總真的慧眼識巾幗英雄,於是時不時地給他發自己的劇本pdf。

她從前沒有思考過“我喜歡什麽樣的”這個問題——找目力所及範圍內最好的就是了,搞不定,就退而求其次,然後再求其次。

Ken回復說:“收到,你幹嘛呢?”

再之前的校園戀愛,就更不能作數了——羅曼忙著經歷和感慨自己人生的諸多第一次:第一次收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爭吵、第一次過紀念日……完全顧不上對方究竟是誰。

有一陣子,Ken總倒像是正兒八經要追求羅曼了——經常送她高档的酒,羅曼用拍立淘查過價格,好幾千,甚至上萬的也有。

哪怕那個“她”裏有很多他一廂情願的幻想成分。

羅曼撫摸著那些酒盒,想那個據說跟Ken總有染的一線女星是不是也收到過類似的禮物,四舍五入,她算是比肩了女明星的待遇。

她腦子裏緩緩升騰起一個恐怖的念頭:從這個角度來說,吳浩至少還曾經愛過她。

羅曼為這幻想感到興奮。

或許也沒有。畢竟那時候只有吳浩一個人想要接近她。剛認識的時候,吳浩告訴她自己國慶節要去墨西哥看瑪雅遺跡——羅曼頓時覺得他既有文化、又不窮——那就在一起唄。

她又想到那位女星短短幾年從籍籍無名走到了鎂光燈的中央……她開始猶豫,到底要不要做這個“交換”呢?

但她從前愛過吳浩嗎?

所以當有天傍晚六點,Ken總問她說,出來吃飯嗎,給你介紹幾個導演制片人的時候,羅曼滿懷期待地前往。

她接近他的初衷,是想爭一口氣。但她其實不怎麽喜歡他的溫和、風度、好品位……他身上的這一切,盡善盡美,卻有著明顯的修繕過的痕跡。她會不無惡意地想,他在床上也這麽裝模作樣當紳士嗎……

她就是在那個飯局上認識了江涯。

她不愛周慕孫,周慕孫當然更不愛她。

Ken總倒也確實把羅曼介紹給了江涯,但北京所有談正事的飯局上,都會搖曳著這麽幾多“解語花”,所以江涯正眼也不看她。

再劣等的調情選手也知道,這時候可以輕飄飄地回一句“你這樣的啊”,但羅曼突然沉默了。

Ken總讓羅曼向江涯敬一杯,羅曼還沒起身,江涯就搶先說:“我先幹為敬。”然後一口悶完了一小盅茅台。

“你喜歡什麽樣的呢?”周慕孫鍥而不舍地把天聊了下去。

江涯看著Ken總說:“咱們能談正事了嗎?我晚上還得趕回河北。”

羅曼眯起了眼睛,用挑釁的笑容看著他,慢條斯理地說:“男人啊。”

——江涯這頓飯是來找錢的。電影拍到一半,投資方破產了,他想讓Ken總接盤這個項目。

“你想要什麽?”

Ken總先是哭窮,說江導你這項目太大了我們也是心驚膽戰啊;又是委婉表示,江導你這後半段不是還沒拍嗎,看能不能給我們的演員騰個地兒;最後他說,江導我這邊還有個網大,要不你給我把把關?言下之意是你替我免費當個監制吧。

所以她只是簡單地說:“就覺得很失望吧。小時候什麽都沒有,但很有信心,覺得30歲就什麽都會有的。但到了30歲發現,還是什麽都沒有……而且連那份信心都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