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頁)

二月十二,她一大早去給老太太磕了頭,老太太賞了她一串翡翠珠鏈,一顆顆花生米大小,通透晶瑩,總共一百零八顆,極是貴重。

中午,她們便在紫竹齋的小廚房做了一桌酒菜,與梅姨喝了一頓。

到了晚間,侯爺下了朝,竟也過來了。

她原沒指望。見他來了,倒也有些意外欣喜,便與秦氏兩個親自下廚,又重新整了滿滿一桌酒菜,一起吃了飯。

當天晚上,侯爺便留宿在紫竹齋。這還是她娘搬來紫竹齋後頭一回。

錦魚心情不免有些復雜。晚飯時多喝了幾口薔薇露,早早歇下了。不想睡到半夜,卻被嘈雜之聲吵醒。側耳一聽,隱隱傳來她娘的哭聲。

她忙披了厚毛衣裳下床,本想叫豆綠去偷聽一下,可聽小榻上豆綠呼呼地打著鼾,睡得跟小豬似的,想了想,便沒叫她。反重新回到床上坐下。

夜深人靜,窗口透出些許淡白的月光。

那頭聲音雖低,卻也能聽個大概。

“人心不足……夫人……賢惠……”

“嫁妝……”

“便是不給……”

“嗚嗚……”

錦魚暗暗嘆了一口氣。她明白她娘的心。不過是為了她好,想替她多撈些嫁妝。

可是對於景陽侯來說,她的生日他能記得來一趟,已經是恩寵。

再要求更多,便是貪心不足,反令人生厭。不過如是真生了厭也未必是件壞事。

她娘就回去洛陽莊,豈不比在這府裏快活?

猶豫片刻,她決定裝作沒聽見。

*

到了三月初,許夫人叫錦魚與秦氏到古香堂西梢間去。

錦魚進門,就見古香堂一掃過去的老派橫秋,紗帷褥子引枕等物全換成了喜慶的朱槿紅,放置的花瓶茶具擺件,也都是嬌黃、鈞紅、翠青等鮮亮的顏色。大概是許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又趕春天的節令吧。

就見錦心也在,仍如往常般偎依在許夫人身邊,見她來了,淡淡地笑著招呼她。

侯爺穿著縹色家常圓領道袍坐在許夫人對面。

她與秦氏上前行了禮,許夫人便彎著眉眼,兩片嘴唇費力地向兩頭扯開,露出一個笑臉來。

“唉,一轉眼,便要往親家那裏鋪嫁妝了。我擬好了公中給你們的嫁妝單子,便趁著侯爺今日沐休,叫你們過來,交待清楚。把錦心的也一起給你們瞧瞧。省得有人說我偏心,”

許夫人說完,便拿出兩份紅封折疊帖。

一份上封面寫著景陽侯府四女妝奩總草。

另一份封面上寫景陽侯府五女妝奩總草。

錦魚上前,想了想,道:“謝謝母親,四姐姐的,我便不看了。”便要拿她的那份。

許夫人卻把錦心的那份硬塞她手裏,道:“還是看看,省得日後聽人傳來傳去,倒叫你們姐妹之間生了嫌隙。”

錦魚只好拿了,回到座上,把自己的那份遞給秦氏,自己拿起錦心的看了起來。

就見上頭寫著兩個田莊,三間輔子,兩個宅院。

兩個田莊小的五百畝,大的不過千。

三間輔子,兩間在東市,一間在西市。

兩個宅院都在安康坊,地段很好,離侯府不遠。

還有若幹家私布匹。

每一項旁邊都標注著大約的價值,粗算下來,共值約一萬兩左右。

錦魚也懶得去記具體的名稱位置。看完便遞給了秦氏。

秦氏默默把手中的帖子遞給她。

她拿過打開翻看,就見一共有一個田莊,一間輔子,一個宅院。

田莊寫的是綠柳村,八百畝。

輔子在西市,是一間衣肆。

宅院在待賢坊,地段普通,是個兩進的小院子,如今賃給人住著,每月有十兩銀子的進項。

後頭也有家私布匹若幹,共計銀五千兩左右。

她對京城情況不熟悉,也看不出來有什麽不妥。

秦氏看完錦心的,也說不出什麽來。

她便把兩張帖子都還給許夫人,謝過,便想告辭。

卻聽許夫人道:“你們看看,我可有半分偏頗?”

錦魚忙道:“母親辛苦了。並無偏頗。”就算有,她也看不出來呀。

許夫人笑道:“你近來是懂事了不少。江嬤嬤果然用心。”說完,便道,“侯爺,我這裏一碗水是端平了,您也把您的添妝寫上吧。叫兩個孩子看看,省得日後說咱們當父母的偏心眼兒。”

錦魚低頭瞥了她娘一眼。

原來許夫人叫她們來的用意在這裏。

是怕侯爺私下給她們補貼了什麽,日後揭出來,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其實侯爺無論要給她什麽,只要寫進了嫁妝單子,瞞是瞞不住的。

她便乖乖退回椅上坐下。

侯爺拿起錦心的單子,提筆在上頭寫了兩行字,又拿起她的,筆端頓了片刻,也寫下了兩行字。

許夫人先拿起錦心的那一張,先是臉露喜色,隨後笑道:“侯爺把長興坊糧油輔子給了錦心?這莊子……也有八百畝。可見是真心疼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