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3/3頁)

蘇澤繼續說道:“而邊商,也是維持邊鎮低糧價的重要原因。”

這個觀點超出了方望海的理解了,他問道:“這是為何?”

蘇澤說道:“因為商人逐利,也是因為成本。”

“開中,只需要將糧食運送到邊疆衛所就行了,邊疆糧價低,對於這些邊商是有利的,所以他們也會組織人手在邊疆屯田,這就是所謂的商屯。”

“因為商屯,邊商只需要在邊疆直接購買糧食,就可以以低價換到倉鈔,誠然,他們是賺錢的,但是也維持了邊疆的低糧價。”

“這從國初的糧價可以看出來,國初邊疆糧價和內地差距不大,可是現在呢?如今遼鎮的糧食要二兩銀子一石了吧?”

方望海點頭,這個情況他也很清楚,這也是為什麽現在邊疆的花費越來高的原因。

一方面,是衛所的戰鬥力下降,需要更多的士兵戍邊,還要給士兵發錢。

另一方面,就是邊疆的糧食價格太高,朝廷需要花費更多的錢購買糧食,而且還要將糧食運送過去。

“而葉淇改革開中法,就讓邊商徹底了沒利,邊商從此一蹶不振,商屯也就撤了,從此邊疆的糧價自然是節節攀升。”

“而內商呢?一開始他們是得利的,因為他們不需要從邊商那邊購買倉鈔,只需要直接從鹽運司購買鹽引就行了,可是隨著鹽引濫發,以及朝廷漲價,內商也漸漸賺不到錢了。”

“而如今整個江淮最大的鹽運司就在淮安,葉淇就是淮安人!”

“等到本朝初年恢復開中,邊商基本上都死了,內商也沒幾口氣了,開中已經成了虧本買賣,守中也提不到鹽,而朝廷的鹽引也賣不出去了。”

方望海拍案說道:“葉淇賊子誤國啊!”

方望海沒想到,葉淇一個小小的鹽法改革,竟然引起了邊疆糧價上漲,朝廷邊防費用大大增加,甚至完全破壞了整個鹽務。

蘇澤也在感慨,恐怕葉淇也想不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

等到了明末,邊地的糧食價格已經到了十兩銀子一石,那時候朝廷的全部收入都砸到邊疆,也無法平定邊患,大明就真的滅亡了。

就這樣,皇帝還在濫發鹽引,想要通過發行鹽引撈錢。

專制皇權下,鹽法和寶鈔一樣,最終都在貪婪無度中走向滅亡。

這樣的滔滔大勢,絕對不是一條鞭法能夠挽回的。

可是方望海卻看著蘇澤,等待他解決這個問題。

晚上還有一章,十二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