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瘋子(第3/5頁)

“好,我再考慮一下這件事怎麽用。”

“國師慢慢考慮吧。”

朱高燧告辭離開,姜星火開始在自己的房間裏,整理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消息沒有好壞之分,只在人怎麽使用它。

“不行,這事還得跟老和尚商量商量怎麽辦。”

卓敬升任禮部尚書後,現在總裁變法事務衙門,一共有兩個副總裁官,榮國公姚廣孝和解縉,而姚廣孝的辦公房間,就在姜星火旁邊。

“這倒是有些耐人尋味……這個時間點,又偏偏是這個人。”

姚廣孝放下手中的筆,沉吟了片刻,還是有些拿捏不準。

“你的顧忌,我懂。”

姜星火用手指敲了敲桌面,說道:“不過這件事情作為京察的引子,卻是再好不過了,這相當於是遞到手裏的刀。”

“小心被人當了刀使。”

姜星火微微蹙眉:“你的意思是?”

姚廣孝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些什麽。

言及至此,姚廣孝反而安慰道:“倒也不用太過擔心,這個消息應該是準確的,畢竟曝出來難,但確認的話,辦法卻很多,而刑部這些年在紙劄一項上有問題的數額絕不會低,只要追查到底,想要銷毀罪證捂住蓋子是不可能的,把各部寺采購權剝離出來,倒也有助於加強戶部的權威,還能塑造一個更好的商業環境。”

“所以,曹潤有沒有說,數額到底是多少?”

“折合白銀的話,這些年起碼累計上萬兩了。”

饒是做足了心理建設,姚廣孝聽到這話,也忍不住感嘆。

“這些人膽子未免也太大了吧!”

換誰都得感嘆,畢竟,這只是普通的公文用紙啊!

盡管早就預感這件事可能不簡單,但是現在被姜星火這麽直白的講出來後,姚廣孝依然是有種不太能置信的感覺。

貪腐程度,真是觸目驚心。

“我現在在考慮的事情,是這件事如果擴大化,做成大案,那麽譬如公文用紙這種事情,該怎麽辦?畢竟還是要解決問題的,總不能最後留一地爛攤子沒人收拾,采購權收回來了,也得有對應的善後辦法。”

這正是姜星火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問題。

“別的還不好說,若單是紙劄,倒是有個辦法。”姚廣孝撫須笑道。

“快快說來。”姜星火眼眸一亮,有個能幫他分擔壓力、思考對策的人,真是讓他輕松了不少。

“紙劄從民間購買,其實可以改為囚犯和訴訟人納紙。”

“囚犯和訴訟人納紙?”

姚廣孝微微頷首道:“正是如此,與其讓各部寺去委托刑部購買公文用紙,不如讓囚犯和訴訟人直接交納實物,但凡是囚犯,除了逃軍、逃囚、全家押解流放外,都需要交納一定數量的公文用紙實物,訴訟人則是以納紙代替訴訟費用,這樣官府不直接經手和接觸市面上的價格,而標準定好,官府也不得以不合格等理由拒收。”

姜星火有些明悟了過來,所以其實就是囚犯的訴訟費和罰款的某種實物體現。

囚犯和訴訟人納紙這個辦法,首先是減少了非必要起訴的現象,畢竟是有訴訟費的,要是雞毛蒜皮的鄰裏糾紛,那顯然就犯不上了,其次則是這個繳納對象足夠廣泛,只要官府用紙不是很過分,那靠著這個渠道,即便沒有做實地調研,通過訴訟和囚犯的數據也能推測出來大概是足夠用了,甚至會有富余。

事實上,姜星火不知道的是,在明代從永樂時代開始,直到宣德、正統,都是用的這個法子,這個辦法只是現在還沒出現而已,想來在老和尚心中,已經是早有觸動和謀劃了。

姚廣孝在紙上寫道“每年春夏秋冬四季,本衙門臵立文簿一扇,輪流掌管,各部追到紙劄,俱送該管部分,附簿明白。著令管太倉庫典吏收貯,每月各部分合用紙劄,赴該部關支應用,余剩之數,季終該部呈繳本部,出給長單送付內府,該庫交收取獲長單附卷。”

“就按這麽來辦,如何?”

“如此甚好。”

姜星火覺得姚廣孝的辦法確實不錯,也就是各部寺辦公用紙的大頭,由囚犯和訴訟人納紙,而如果實在是不夠用了,那再由刑部出錢,但是這個錢是登記到戶部太倉庫的賬上,然後再去購買,如果有結余,那就交回來等下一次分配。

姜星火默默地盤算了一下,手頭諸事繁多,但總體上來講還是亂中有序。

“保險法的事情我與金幼孜說過了,明天再通過大明銀行的名義,找錢莊業的商人們談一下百姓,尤其是工人們的商業保險,以及外貿商品的保險……市舶司的事情也都得抓緊了。”

“是的抓緊了,如今在海外貿易方面,日本、朝鮮、安南、占城,都已經簽訂了貿易契約,往外賣貨物要弄好保險,而進口的時候,也得通過市舶司來收關稅。”姚廣孝贊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