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圖南帶我們讀書了(第2/4頁)

和小巷裏棉紡廠職工的“不務正業、專心副業”相反,莊超英一心撲到了工作上,新學期剛一開學,他就被提為教導主任。

教育局頒發了新文件,要求學校在具體教學中打破男女界限,體育課男女生一起上,實驗課男女生同組等等。

文件上特別注明,“在嚴禁校園早戀的前提下,學校的具體教學要打破男女界限,讓異性同學正常相處…….”

各校校長負責人,“教育局,我謝謝你!”

教育局這波操作太風騷了,教導主任莊超英一籌莫展,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開展工作。

高考制度的確立讓中學生的學習壓力驟然劇增,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和枯燥的題海戰術又讓學生們心生乏味,學生們紛紛用“文學”來疏解壓力,滿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逃逸。

社會精神面貌日新月異,小說、詩歌、電影等文藝作品一波波地沖擊著所有人的思想,其中宣揚和歌頌愛情的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高中生作為思想最開放、感官最敏銳的群體——剛發表的小說、剛放映的電影,父母家長們還不知道名字呢,高中生就已經看完並熱烈討論了——首當其沖地接觸到了這些作品。

莊超英只能采用笨辦法,在學生中不厭其煩地開展思想工作,重復、重復、再重復學習的重要性,並嚴禁在黑板報、班報上抄寫或宣傳任何有關愛情的文藝作品。

除此之外,莊超英還排了值班表,老師們輪流在上下學時間段蹲守在學校自行車棚附近,看有沒有男女生一起騎車上下學,盡力把早戀扼殺在萌芽狀態。

莊超英埋伏在自行車棚附近的樹叢裏,他身邊的英語老師塞給他一本手抄小報,“老莊,我昨天在班上沒收的,你先看看。”

莊超英一瞥,看到兩行標題,“迷茫”,“苦悶”。

耳邊一只蚊子嗡嗡地飛,莊超英無奈心想,“我一把年紀蹲樹叢裏,我也很迷茫,很苦悶。”

英語老師似乎讀出了莊超英的腹誹,自言自語道,“以前沒高考,學生們都盼高考,現在有了高考這個上升渠道了,他們反而覺得學習枯燥、生活千篇一律,迷茫了。”

莊超英草草翻看了一遍,把手抄小報還給英語老師,“還給學生吧,只是迷茫和抱怨學習任務重,很正常。”

莊超英沉默了一會兒,“我看過更……厲害的詩歌,內容比這嚇人多了,質疑、叛逆、騷動……”

英語老師瞠目結舌,“這才剛吃飽了飯幾年啊,這些孩子們怎麽就不珍惜好好讀書的機會呢。”

莊超英提到的“更厲害的詩歌”是從他兒子莊圖南的一中詩社報紙上看到的。

一中雖然是重點中學,但校風自由,師生們自發組織了眾多的文學社團,抄寫黑板報、辦校報、給雜志投稿、組織座談會、舉辦詩歌講座……

高中就兩年,時間緊迫,莊超英說服了莊圖南退出報社,希望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盡可能地放在學業上。莊圖南理解父親的苦心,但他依舊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了一條縫隙。

莊圖南和他的同齡人們如饑如渴地接觸著層出不窮的新文學、新思想。

世界名著,傷痕文學,朦朧詩各種文學形式來者不拒,《收獲》《萌芽》《青春》等雜志在莊圖南和他的同學們手中爭相傳閱……

小說、電影、詩歌猶如黃鐘大呂,在少年們眼前敲擊出一個全新而廣闊的新世界。

莊圖南不再剪報,簡報本換成了摘抄本,他在本子上摘抄了大量的名言名句,北島、舒婷等新時代詩人的作品頻頻出現在他的筆記本上。

莊超英和黃玲自然注意到了莊圖南“開小差”的行為,黃玲有些擔心,希望丈夫適當管管。

莊超英更清楚高中生的動態,他安慰妻子,“高中生思想活躍,新的小說、電影只要一出來,我們還不知道名字呢,他們就已經看完了、聚在一起討論過了,你一點不讓圖南看,他都沒法和同學交流。”

黃玲搖頭,“不是不讓看,考上大學再看不行嗎?”

莊超英嘆氣,“圖南如果成績下降,我會和他談的。”

林棟哲借莊圖南帶回家的《收獲》看,他沒看懂,但宋瑩無意間翻開看了幾頁就放不下了,她廢寢忘食地熬夜看完,拿過來給黃玲看,“玲姐,這些小說你看了沒有?”

黃玲道,“斷斷續續看了不少了。”

宋瑩道,“看完半天緩不過神,很多以前想不到的事兒、說不出的話兒,看到書上寫了才覺得原來是這麽回事。”

宋瑩試圖說清心中的模糊感慨,“這些文章,和以前的不一樣,很不一樣。”

莊圖南道,“是的,我們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解析了現在的文學創作趨向,說現在的作品以‘人’為本,講述‘人’的個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