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5頁)

“是戴副總——”慌亂中聽見有人道。

許多年後,陶無忌回憶起這入行第一天的情形,覺得忒重口味了。統共三百名大學畢業生,青澀面孔,你看我,我看你,沒到開大會,小道消息已聽了一圈。金融這行的險惡,之前也不是沒有耳聞,但哪及得上這麽血淋淋的第一課?警車、救護車,方圓幾百米都戒嚴了,不出不進,陣仗有些駭人。膽小的連眼淚都嚇出來了。據說是受賄,拆借過橋那套,從家中搜出來好幾箱現鈔。大學裏都是紙上談兵,術語堆起來的紙老虎,案例再駭人,金額再大,都是虛的,摸不到觸不著。眼下才是落到實處。前台點鈔機上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嘩嘩流水般進出。空氣裏的味道也與別處不同,再是人聲鼎沸,也隱約透著生鐵般的淩厲的氣息,仿佛與塵世格格不入似的。另一個天地。

一上午都有些蒙。下午開新員工見面會,人力資源部的葛處長主持。各人做自我介紹,輪到陶無忌時,他站起來微一頷首:“陶無忌,財大畢業,山東濰坊人。”

“我記得你,”葛處長拿鋼筆朝他一指,“——有個大俠的名字。”

陶無忌認出葛處長是面試官之一。面試那天因為苗徹在場的關系,他表現得有些過頭,像忒入戲的演員,用力過猛,反倒失分了。他直截了當地表示,想進審計分部。在場幾人,除了苗徹,都覺得這孩子挺有意思。“為什麽?”葛處長問他。他回答:“一方面,審計專業性強,同時又必須熟悉行裏的所有業務;另一方面,除了過硬的專業素質外,還要求員工有魄力、決斷力和良好的職業操守。我想挑戰一下自己。”葛處長便轉向苗徹,開玩笑:“苗大俠,接招吧。這位看名字也是個大俠,你們挺有緣。”苗徹不帶任何表情:“進哪個部門,是行裏統籌安排的,等你被錄取以後再操心吧。——下一位。”

事後陶無忌挺後悔。不該這麽橫沖直撞的,就算目標明確,也該采取迂回戰略,小心經營。苗曉慧說過許多次,她爸爸的個性,是未必吃軟,但肯定不吃硬。“你這等於把矛盾提前擺到台面兒上,不劃算。敵人更提防了,對你沒好處。”陶無忌表示沒想到苗徹會是面試官,自己又緊張又激動,一個把持不住,就犯錯誤了,說到底還是心理素質不過關。苗曉慧說她爸爸當即就給她發了條短信:“還有神經病面試時直接說想當行長的。你男朋友不算特別弱智。”苗曉慧當笑話似的說給陶無忌聽:“……希望不是打擊你。”陶無忌只好道:“讓他先把我的印象分打得低一點兒也好,這叫先抑後揚。”

按行裏的流程,新員工統統先到前台實習。陶無忌去了浦東支行。臨別時葛處長還要打趣:“審計部就在二十五樓,等著你再殺回來。”陶無忌有些尷尬,笑笑。

浦東支行與市分行同屬陸家嘴板塊,在世紀大道、東方路交口。這裏是陸家嘴的中心位置。陶無忌聽苗曉慧說過,四十年前,這裏農田遍布,蘆葦搖曳;四十年後,陸家嘴中外金融機構匯聚,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圈。S行按各區域設立支行。浦東支行是所有支行裏規模最大的一個,行政上也高半級。到浦東支行的實習生並不多,二十來人,行裏派了輛大巴送過去。陶無忌坐最後一排,地勢高,正對著前排眾人參差不齊的後腦勺,聽他們還在議論早上跳樓的事。葛處長在會上特意強調,心思放在工作上,閑事莫理。這是讓大家管住嘴。單位裏出了這種事,傳謠是大忌。陶無忌懂分寸,半句不提。財大這屆分到S行的統共也不到十個人。國有銀行朝南坐,收入穩定飯碗牢靠,百裏挑一,有的是人選,這是一樁。另一樁,相比過去,金融這塊涉及面也越來越廣,選擇多了,許多畢業生倒未必鐘意傳統銀行。蔣芮上周進了一家民營P2P(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台),前三天不上班,組織新員工進行野外拓展訓練,為的是培養團隊精神和凝聚力。老板專門請了個心理老師給他們上課,講了一堆“我肯定行,我最棒,我要當第一”之類的話,其實是心理催眠。第二天蔣芮過來找陶無忌,整個人像打了雞血,看人的眼神都不同了,有些鬥雞了,信心十足地說第一個月業績肯定能超千萬。陶無忌不排斥P2P,也沒有看輕民營公司的意思,況且蔣芮也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去的P2P。關鍵人和人是不同的。蔣芮父母都是上海普通工人,家境不算好,但再不濟,自家住的房子,面積不大不小,總是一份家底。算起來陶無忌老家的房子也有兩套,自家蓋的,紅磚綠瓦。但小鄉鎮與大上海,區位擺在那裏,房價還及不上人家的零頭。況且,也不只是經濟問題。孤身一人在上海,雖說四年大學,眼下工作落實了,房子也找好了,上海話也能結結巴巴說上幾句,但感覺還是差了些什麽,沒著沒落的,只能每一步都求穩,實打實。不能冒險,不能走小路——何況還有苗曉慧那層。就算不為自己,也該為人家女孩子著想。為了你人家都豁出去了,再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就忒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