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落幕(大結局)(第3/12頁)

總之秦國在思想文化上,正從壓制轉向開放。

到了秦三世四年,率軍前往遼東征伐的李信回來了。

他帶回了叛賊冒頓的首級,以及上千個胡人俘虜,親手解決了他昔日在東北留下的禍患。

對於鹹陽發生的那些事情,李信不清楚,他也不想知道。

李信已經五十多,快接近六十歲了,數十年的征戰,讓他滿臉風霜,兩鬢已被霜雪染成白色。

在奏捷儀式後,李信仿佛是完成了他這一生所有的任務,兩個月後便舊疾復發,臥於床上。

“李將軍。”

趙佗跪在李信榻前,看著面前衰老的男子不由淚流滿面。

李信笑了笑,虛弱的說著:“你如今可是堂堂鎮國侯啊,對於生死之事當已看開,沒什麽好哭的。”

趙佗說道:“不管我趙佗此生是何身份,李將軍皆是我趙佗的伯樂,若無將軍當年賞識,豈有今日之趙佗在此。”

這些話,勾起了李信的回憶。

他嘆聲道:“你身居高位,居然還記得這些往事,我心中不勝喜悅。只是伯樂二字,我卻不配啊,說到底,我李信只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將領罷了。”

“當年伐楚之戰,我沒有聽你趙佗的諫言,妄自尊大,結果遭受逆賊所害,使得二十萬大軍覆於楚地,成為我李信一生之痛。雖然承你之言,我能有伐遼東而再起的機會,但昔日往事,永遠在我心頭難以抹去。”

說到這裏,李信握住了趙佗的手。

他看著趙佗,仿佛是用盡了一生的力氣說道:“趙佗,我只想告訴你,我李信錯了,當年沒有聽你的話,一切都是我的錯。”

李信竟然在彌留之際,向趙佗誠懇的承認了當年的錯誤。

趙佗哀聲道:“李將軍,無需如此。”

當著趙佗的面,承認了自己當年的錯誤,仿佛讓李信徹底卸下了一生的負擔。

他微笑道:“趙佗,此生能遇見你,是我李信之幸。”

隨著話語落下,李信的手失去了力量,眼睛也慢慢閉上了。

趙佗也閉上眼,臉上滿是哀容。

他的腦海中,浮現的是當年伐燕歸來的場景。

鹹陽城外,他站在李信身側,同車而凱旋,盡情享受榮耀時刻。

李信,對他趙佗的人生很重要。

“此生能遇李將軍,亦是我趙佗之幸。”

趙佗喃喃著,胸口揪心般的疼。

李信的死,仿佛拉開了一個時代落下的大幕。

秦三世五年。

年逾七十歲的左丞相王綰,終究抵抗不住歲月的侵蝕,於府邸中溘然長逝。

其左丞相的位置,由禦史大夫馮去疾補上。

只是馮去疾和王綰的年齡是差不多的,也都是七十老朽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高壽。

在當上左丞相的第二年,馮去疾也離開了人世。

連續兩年死了兩個左丞相,讓秦國朝堂彌漫著一股哀傷的氛圍。

轉眼便到了秦三世七年。

趙佗這一年四十八歲,三世皇帝二十二歲。

按照禮制,三世皇帝在雍城舉行冠禮後,便代表成年,可以親政了。

可趙佗卻對這一切視若無睹,在皇帝加冠後,並未還政給他,依舊牢牢緊抓權力不放,軍中更是遍布趙氏手下。

此時王綰、馮去疾等老臣皆已逝去,剛剛接任的馮劫也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並沒有和趙佗爭鋒的勇氣。

滿朝之上,皆是趙氏黨羽。

皇帝的話,不如趙佗的話管用。

三世皇帝無奈下,只能盡量忍耐。

“趙賊,你已經四十八了,而朕才二十二,朕倒要看看你還能再活幾年!”

三世皇帝咬牙切齒,恨不得奪權之後盡誅趙氏。

李姝也是氣憤之極,不過她還有辦法:“朝堂之上多趙氏黨羽,就怕趙佗一去,其子趙徹依舊攫取權力而不罷手。吾兒等尋臂助才是,婚姻之事便是一條出路。”

為了這條出路,太後李姝甚至拉下了面子,請宗正子嬰出面,讓天子娶王離之女。

在李姝和三世皇帝看來,王氏是朝堂上唯一能和趙佗相比的列侯,王離雖然看上去保持中立,但其父、祖皆乃秦國老臣,心裏定然會偏向皇帝一點。

只要皇帝能娶王離之女,日後趙佗一死,皇帝若想奪權,王氏就是一個臂助啊。

對於李姝和皇帝的算計,趙佗沒有幹涉,甚至還主動促成了此事。

王氏之女成為皇後,王氏成了秦國外戚,這讓三世皇帝和太後多了一絲安心,便繼續等待趙佗死去的那一天。

秦三世皇帝八年。

秦人在東瀛列島上發現大量金礦和銀礦,並引發了一陣熱潮,燕、齊、遼東、海東、日照等地多有人偷渡跨海,欲要前去東瀛尋金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