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遷令(第2/2頁)

除此外,整個泗水郡的官場也來了場大換血。

郡監、郡丞等大量郡吏盡數受到株連,泗水郡守張德更是被砍了腦袋,以震懾天下。

至於郡尉趙廣,他本該因為刺客和造反的事項遭受重罪,但隨後速平項氏叛亂,又連續剿滅僮縣和徐縣的叛軍,最終只是削了一級爵位了事,依舊擔任郡尉之職。

“若無君侯,我趙廣這次可就完了。”

趙廣收到詔令之後,大松了一口氣。

他很清楚,自己能在這場官場大地震中活下來,平定叛亂只是其次,最主要還是沾了武功侯趙佗的光。

要不是皇帝看在武功侯的面子上,恐怕他趙廣就算僥幸不死,爵位官職也必定一擼到底,半生辛苦盡數付諸東流,豈能像現在一樣還能保留郡尉之職。

“君侯之恩,沒齒難忘啊。”

整頓完官場後,始皇帝的目光重新放到了整個天下上。

這次的刺殺事件,讓始皇帝深刻的認識到,秦國的力量在六國故地是如何的不穩固。

“楚、趙、燕三地尚有大量六國宗室、貴族遺留,這些人久居當地,各懷心思,有像項氏這樣收留刺客並造反謀逆之人。如果不盡早解決,將來勢必還要再起禍亂。不能等各地馳道修好了,還是該像齊地諸田一樣,盡快將這些人遷入六國城看押起來才是。”

“傳朕詔令,命楚、趙、燕三地郡縣征召兵卒,遷徙此三國宗室、大族入關中!”

始皇帝也不管如今剛進入冬季,直接下達了遷徙詔令。

冬季遷徙數量龐大的六國遺民,必定會讓許多人在遷徙的旅途中病死,但在始皇帝看來,如果能死上一批那就更好了,還省了一番功夫。

遷貴令下達後,朝中無人反對,這是早就有計劃的事情,現在雖然遷徙的急促了些,但誰讓那些六國遺民要刺殺和造反呢。

一個字,該!

至於楚地的那些舊有宗室和大族,雖然心中各有怨言,但無人敢表露不滿。

張良刺殺,給了秦人遷徙他們的理由。

項氏被族滅,讓他們看到了反抗秦人的下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次的刺殺和造反事件,讓六國貴族對遷徙入關的反抗降到了最低,使得遷貴令的執行更加順利。

“遷徙這些六國余孽入關後,這片土地,將幹凈不少。”

始皇帝站在窗邊,看著外面已經凝結的霜露,感覺身體有些發冷。

他想回家了。

第一次東巡,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讓始皇帝對這片廣袤的東方國土失去了興趣。

還是關中好啊。

就在始皇帝升起回家的想法時。

來自上郡的一封信送到了彭城。

那是長公子扶蘇的親筆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