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秦皇封禪(第2/3頁)

“還是說想讓他的大秦江山永固,傳之萬世而不絕?”

“或者是祈求上天能讓他得到長生之法,永遠統治這個天下?”

趙佗暗暗猜想,十分的好奇。

但也僅僅是猜想。

因為此書不會被公示,寫完後由皇帝親手埋在封土下,將其封藏隱秘。

那是始皇帝作為天子,與“天”的對話,沒人能夠知道其中的詳情。

趙佗注意到,始皇帝在玉牒書上寫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筆頓了一下,竟回頭向他和胡亥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的動作很快,似是隨意一瞥,然後便恢復了正常。

一直關注著始皇帝的中車府令趙高也看到了這一幕。

趙高心中大喜:“皇帝在看胡亥!”

另一邊,廷尉李斯眉頭微皺。

眾公卿若有所思。

只有趙佗清楚,胡亥雖然就站在他旁邊,但始皇帝剛才那一瞥看的是他趙佗。

當然,這很有可能只是始皇帝隨意的一個動作,並不帶什麽含義。

總之待到始皇帝寫完玉牒書,並將其埋入封土中後,這場封泰山的儀式就進入了後半段。

始皇帝帶著群臣,站在封土堆前,開始作揖下拜,以誠心通天。

整個封泰山的過程,沒有任何意外出現。

無雲無雨,一切順利。

站在後方的李由看到封泰山之禮順利完成,這才長長的松了口氣。

“看來奉常之事和我無關,無關呐。”

與此同時,由廷尉李斯執筆,眾工匠打造的銘功之石也已經立好。

“皇帝臨立,作制明法,臣下修飭……皇帝躬聽,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

同樣是稱頌皇帝功德的石碑。

與嶧山石刻重點描述皇帝討滅六國的功績不同,泰山之石的重點在於皇帝統一天下之後的制定明法,並不懈努力的治理,所謂夙興夜寐,建設長利,最終在皇帝的統治下,讓天下男女禮順,各遵職事,社會平安穩定。

趙佗暗暗驚嘆。

看來皇帝是已經把思想戰正式化了,通過封禪來宣揚秦國天命,立碑刻石以頌揚秦功秦德,兩者合一,來給六國的士人洗腦宣傳。

只是,這樣做的用處真的大嗎?

封泰山的禮儀已經完成,接下來他們只需要前往山上臨時修建的行宮住上一夜,等到明天日出後再下山。

不過始皇帝並沒有馬上離去,他再度走到山頂邊,眺望遠方山景。

這一次,他將趙佗喚到了身邊。

“陛下。”

趙佗輕輕出聲,站在皇帝的身邊,跟著眺望遠方景象。

“你看到了什麽?”

始皇帝開口,問出了剛才他問胡亥的那個問題。

趙佗望著泰山下那漫野平闊,山巒起伏的場景。

他輕聲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始皇帝眉頭一挑。

趙佗這兩句話初聽上去有些奇怪,但細思下,這奇怪的兩句五言卻頗有精妙之處,正合他們如今站在泰山之巔,眺望遠方群山所看到的景象和意境。

“不錯,頗有孟軻所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味道,氣勢慷慨雄渾,不愧是為朕征伐天下的武功侯。”

始皇帝稱贊了一聲。

只是他的眼睛卻是看著那天空上的太陽。

胡亥說的天下。

趙佗所言的一覽眾山小。

他們看到的只是泰山下的地方,而始皇帝一直看的卻是蒼穹。

是那顆在天空中綻放著光芒的太陽。

自清晨登山時,看到的朝陽初升。

在半山腰時,所見的烈陽當空。

以及現在站在山頂,所看到的太陽垂落之景。

始皇帝默默望著天空上那顆最為璀璨的星體。

“趙佗,你說世界上,可有永不落下的太陽?”

日不落?

趙佗愣了下,擡頭看向天空。

因為現在是夏天,太陽落山的時間很晚,故而雖然已經到了下午,但那顆太陽依舊擁有強大的威力,讓人有些難以直視。

但如果注意看,就能看到它已經是明顯的呈現西落之勢。

趙佗立刻就反應了過來,始皇帝這是在將太陽和他自己相比啊。

只是現在的始皇帝正當壯年,才四十一歲啊,這時候就在考慮這種問題,是不是想的遠了些?

趙佗略一思索,回道:“臣聞荀卿言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禦,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此乃天地之道也。”

“日升月落,月落日升,陰陽交替方能澤養萬物,若是太陽一直懸掛於高空,恐怕世間萬物都將在烈陽之下焚燒而滅,彼時萬物不存,世界亦將一片死寂。故而自有天地以來,太陽總是會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