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斧鉞(第3/4頁)

總之,核心觀點就是,項城必須拔掉,只有這樣,秦軍才可以順著潁水南下。

按照程序,諸將提出謀略後,就該由主將來進行決策,挑選出最後的計劃,或是由主將來自己提出計劃,讓諸將施行。

副將蒙武道:“諸將已各抒己見,還請將軍決策。”

“還請將軍決策。”

諸將皆拱手說著,一雙雙期盼的眼睛望著李信,他們都希望李信能夠選中他們提出的建議,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且還能得到獻策的大功。

昌平君亦轉頭望向李信,他也很想知道李信這位驕傲的將軍,將作出怎樣的選擇。

唯有趙佗眼皮直跳,有些不敢看接下來的場景。

“爾等的計策都不錯。只是……”

下一刻,在那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李信一拍木案,站了起來,對著帳中諸人朗聲道:“只是,這些計策都太慢了!若依照你們的打法,吾等要何年何月方能攻滅楚國,活捉楚王獻俘於鹹陽啊!”

除了趙佗外,帳中諸人都愣住了。

李信的反應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昌平君饒有趣味的看著李信,這位年輕的將軍,果真和尋常人不一樣。

蒙武則眉頭緊皺,心中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

他沉聲道:“李將軍說諸將的提議太慢,莫非將軍有攻取項城之策?”

“攻取項城?”

李信大笑起來。

“我為何要攻取項城。爾等的目光就是太過拘泥於一城一地,你們要知道,吾等奉大王之命來此是為了滅楚,是為了擒拿楚王!吾等的使命是滅掉這八百年楚國,而不是為了一座兩座的城池,空耗糧秣時日!”

沒有給眾人反應的時間,李信站起來,手指著鋪開的地圖,朗聲道:“爾等且看此處,平輿小城,位居楚國側翼,我若率軍……”

趙佗看到李信臉色越說越紅,越說越興奮,而蒙武則是一張臉越來越黑,眼睛上的兩根眉毛都快擠在了一起。

這時,李信說完了他胸中的滅楚韜略。

就如初次聽聞此策的趙佗一樣,整個軍帳中一片寂靜,大家都驚呆了。

好個李將軍,竟然能想出如此驚世奇謀!

“我這計策如果能成功,破了壽春,抓住城中的楚王負芻和楚國的宗室公卿,那這數千裏楚地還有何人敢頑抗吾等,到時候還不都是聞風而降,八百年楚國一戰而下,豈不比你們說的一城一城打過去來的更加快捷!如此,方能顯示我秦國之威!”

“爾等認為此策如何?”

李信昂著頭,目光掃視帳中諸人。

辛梧和楊原等將軍面面相覷,他們有心諫言,但看著李信那模樣,還是明智的住了嘴,大家都將目光望向了蒙武。

見眾人不說話,只看著蒙武,李信眉頭一挑,問道:“蒙武將軍,你認為呢?”

蒙武沉著一張臉,說道:“末將認為,此策太過冒險。若是中途出現半點差錯,將軍就會深陷楚人包圍中,有覆軍之危,絕不可行。還是該先取項城,打通潁水一線,才是穩妥之道。”

聽到蒙武當眾否決自己的提議,李信臉上的笑意也沒了。

“穩妥?何為穩妥,在這項城外和十萬楚軍大戰嗎?若是那楚王再繼續調遣楚人增援,雙方要在此處僵持多久,一月?兩月?還是半年、一年!這要空耗多少糧秣,你等可知曉?照這種打法,打到明年也不定能打到壽春去!”

李信越說越上火,瞪著眼睛道:“而我的計策,雖然看上去冒險,實則萬無一失。楚國大軍被爾等吸引在項城,絕對想不到我會繞到他們的後方偷襲楚都,我這一路上根本沒有危險。而且還有钜陽的楚將暗中投效,我甚至可以讓他為我提供楚人的服飾,從而遣奇兵詐取壽春城門!”

“你蒙武想要和那項燕在項城對耗,那就依你,剩下的七萬大軍全歸你指揮,如何打項城,你自己可以決定。”

聽到這話,蒙武也睜大了眼睛,回瞪過去。

他怒道:“軍爭之事,關系到這二十萬人的生死存亡,怎能如此兒戲!李將軍,你把這場大戰當成什麽了,這是戰爭啊!”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呀!”

蒙武一臉痛心疾首。

李信冷笑道:“和我講兵法嗎?那以正合,以奇勝。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你蒙武是否又聽過?我這策略,難道不合兵法嗎?”

“你……”

蒙武咬牙道:“我不管,我就是不同意!”

李信和蒙武的聲音越來越大,兩張臉更是漲的通紅,已是激動的爭吵起來。

帳中諸將皆目瞪口呆。

怎麽還沒開始打仗,這主將和副將就幹上了。

趙佗則微微一笑,心中為蒙武將軍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