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龍袍行雪中,蟒衣佩悍刀(第3/4頁)

遠遠看過去,像極了一對和睦的君臣。

“本宮和太子妃交集不多,感情也甚是淡薄。”

白含章走了一陣兒,忽然開口說道。

“殿下,這是臣應該聽的嗎?”

紀淵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松軟的雪地上。

白蟒飛魚服的腰間,懸掛著繡春刀。

這一幕,要是被朝臣瞧見,必定心驚。

宮中佩刀,這是何等的聖眷?

“本宮準你聽。”

白含章聲音低沉,沒好氣道。

“天家之子,本就沒有男女的情愛。

她是國公的外甥女,自家也是豪族門閥。

為人賢淑,少有驕蠻,本宮其實很滿意。

只是太過心軟,耳根子更軟,始終向著娘家。

有時候,讓本宮很難做事。”

紀淵默然不語,公私親疏之分,本就是一團亂麻。

倘若白含章沒有想過做明君、做聖君,對於涼國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好了。

甚至可以加以倚重,拉近關系,避免投向其他的藩王。

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位監國二十年的太子殿下偏偏要打壓勛貴,肅清景朝。

許多地方,自然就不能再講情面。

“東宮的位子,殿下覺得不好坐?”

紀淵問了一句有些大不敬的話。

“本宮一天到晚,最少要批閱三百份奏折,最多可能會超過五百份。

因為有四十九府、一百二十州的大事,需要做出決斷。

這還只是底下人,想要讓本宮看到的,並非全部。

如果再加上密偵司的線報、公文,大約能有一千余份。

你說,好不好坐?”

白含章行於風雪之中,眉目帶笑道:

“你可知本宮的武道成就,為何只有氣海真罡四重天?

因為本宮當年學武,為的只是堅固體魄,可以不眠不休,少睡少食。

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處理朝廷政務。

可後來發現還是不夠用,本宮又去了欽天監,懇請監正傳我道術。

說起來,你應該叫本宮一聲‘師兄’才對。”

紀淵眉鋒挑起,似乎有些意外。

太子竟然是少見的法武雙修。

“並非說大話,論及一心多用的本事,五境宗師恐怕都不如本宮。

現如今,本宮可以一念之間,同時批閱三十份奏折,一日處理千份公文,運轉朝堂,把握中樞,得心應手。

只是神魂消耗過重,每日需要點燃五百年份的安神香才能入睡。”

白含章好似頗為自得,轉而又嘆了一口氣。

“但景朝疆域實在太大,四十九府、一百二十州的奏折看完。

還有各地郡縣上呈刑部的冤假錯案,還有南鎮撫司的官員結黨私下交涉,還有北鎮撫司偵緝搜拿的滅聖盟余孽,邪神爪牙。

更別提九邊軍鎮每年的餉銀調撥,糧草消耗,天工院、開物院各項開支增減……

本宮自從監國之後,每日只睡一個時辰,飯食多用丹藥代替,仍然感覺力不從心。

外面總是傳聞,本宮幾個弟弟有心奪嫡,想要爭儲君大位。

現在只有你我二人,紀九郎,不妨對你說一句實話,

本宮其實巴不得燕王、寧王、懷王,他們幾個來坐一坐這個位子,讓他們也嘗點苦頭。”

紀淵心頭震動,再次感慨白含章不愧為三條金色命數加身,即將成皇的濃重氣運。

思忖片刻,他低聲回道:

“殿下……未必要事必躬親。

六部尚書,內閣學士,皆能分擔。”

白含章灑然一笑,眼中竟有光彩煥發,朗聲道:

“是這個道理。為人君者,駕馭人臣,乃帝王心術之一,本宮十二歲就懂得了。

像是審查冤案,自有刑部,餉銀調撥,自有戶部,捉拿圍殺余孽亂黨,自有黑龍台。

但,諸如此類之事,本宮只會交與一部分,之後仍要親自過問,你可知為何?”

紀淵眉頭微皺,輕輕搖頭。

這位太子殿下看上去也不像是獨斷專行,不願放權的多疑性情。

“因為……人人皆有私心。太子妃會為她舅舅求情,敖景也會因為欣賞你,寧願得罪兵部和刑部。

宋桓更會看在你的份上,給你二叔紀成宗升官。

這就是私心、私情!”

白含章眸光冷冽,語氣卻顯得溫和:

“紀九郎,不用擔心。

本宮提及此事,並沒有怪罪的意思。

恰恰相反,本宮很能理解。

人非聖賢,孰能沒有半點利己之心?

但也正因如此,本宮不能盡信朝臣。

六部尚書,內閣學士,無一人沒有家族、門第,

無一人沒有恩師同窗,黨派同僚。

本宮可以用,卻不能親信之!”

冷風撲面,紀淵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