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嘉德通義》與一個時代(第2/3頁)

比如劉備下令,要移風易俗,把不好的風俗給去掉,拿出來的典型就是結婚時的風俗和喪葬時的風俗。

漢代婚姻風俗從漢宣帝開始講究大操大辦,辦的越奢華越好,越多人參與越好。

哪怕沒錢了,借錢辦都要辦的熱熱鬧鬧,否則就是沒面子的事情。

為此,不管是平民還是豪富之家,往往都會為辦一場婚禮而傷筋動骨。

另外,在喪葬習俗上,漢代也講究厚葬,恨不得送葬的時候把全部家產都給埋到地下,似乎不這樣做就不能體現出子女對父母的孝。

就算辦一場喪禮之後活著的人連飯都吃不上了,也不能不讓死去的家人帶著豐厚的喪葬品入土。

一個結婚,一個喪葬,兩者都要耗費掉一個正常家庭大量的財產,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極大的控制民間財富的增長,從漢宣帝開始的這一系列的神奇操作,可以說讓老百姓吃夠了苦頭。

劉備的本家就是如此。

祖父和父親的接連去世,幾乎把他家全部的家產都給送到了地底下,使得他家從一個中產官宦家庭一落千丈,變成一個織席販履的家庭。

漢代的厚葬傳統便是如此恐怖。

而這種風俗存在的意義就如同統治術所說的,所為的,是為了讓統治者的統治更加穩固,更加長久。

除此之外,沒什麽太大的意義。

於是劉備下令,令各地方官員對地方民眾多加宣傳,且硬性規定,結婚不必大操大辦,宴請雙方親友即可,喪葬也不必大操大辦,讓後人因為喪葬而餓肚子,絕不是已死之人的心願。

移風易俗不是簡單的事情,想要讓人們遵守已經習慣的規定,那麽對地方上的沖擊應該是很大的。

甚至會涉及到孝這個根本,劉備目前還沒有對這個根本發起挑戰的想法,於是他走了一條折中的路子。

對風俗進行等級限制。

普通百姓家庭只能用最低等級的規定舉辦婚禮和葬禮,低調辦理,除親友之外,旁人不準參加。

一般地主豪強家庭則允許用中下等的等級舉辦婚禮和葬禮,適當操辦,除親友之外,鄉人可以參加。

更有錢的地方性豪強大族出身的家庭和小吏家庭則可以用中上等級的規定來操辦婚禮和葬禮,好好操辦,除親友外,縣人可以參加。

官員家庭不受限制,完全可以大操大辦,婚禮和喪葬之禮怎麽奢華怎麽熱鬧怎麽來,愛怎麽花錢就怎麽花錢,大操大辦隨你願意。

只要你有錢,你哪怕把雒陽城的街道都給包下來,也隨你樂意。

為了細致規定,劉備深入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之中,對四個等級的身份界定標準還有婚禮、喪禮的辦理流程與內容,乃至於耗費,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避免有人從中鉆空子。

這當然也是《嘉德通義》的前一版本《白虎通義》的基本精神。

《白虎通義》裏也對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規定,比如要和五十歲的妾室同房的頻率之類的……

他們可以細致,那我也可以細致。

其實除了婚姻和喪葬的耗費問題之外,劉備最想做的還是將守孝風俗給改掉。

守孝這個事情實在是有點好笑,父母生前不盡孝,死後回家對著空氣使勁兒三年,除了表演給其他人看,還有什麽意義?

這種群體性的道德綁架,乃至於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強制要求,正是漢代最大的弊政之一,劉備對此深惡痛絕。

只不過現在還不是對著【以孝治天下】這個規則開炮的時候,所以劉備多少還是收斂了一些。

盡管如此,在他的努力之下,漢帝國的治國指導思想也已經遠遠偏離了儒家思想的方向,儒家思想的地位從此時此刻起,已經從漢帝國的官方層面開始被改變了。

《嘉德通義》既然要這樣編寫,那麽鄭玄感覺教育層面也需要進行同步革新了。

反正他也是學部尚書,也是主管教育這一塊的,劉備對教育有多重視他是清楚的,所以他覺得這個問題劉備一定設想過。

“那是自然,既然大漢不再以儒術治國,那麽教育層面自然是要做一些變更的,這個一直都在進行,農學,天文地理之類的,太學和各大學府內也在傳授。

至於接下來,我們應該就法學、墨學和縱橫學方面多做一些教材方面的編撰,儒學方面就以正在編撰的《五經正義》作為教材,而其他幾門學科,需要盡快組織人手編撰教材。”

鄭玄點了點頭。

“法學好辦,請郭尚書和滿令君等人抽一些時間,以《漢律》為主體進行編撰即可,但是墨學和縱橫學方面,又該以什麽來編撰教材呢?”

“墨學的話,就以《墨經》為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