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嘉德通義》與一個時代

長久以來,劉備都對這一系列的思想理論非常不滿,他認為帝國體制對自然科學理論體系的壓迫和禁錮是非常不妙的。

追求穩定的帝國體制天然的對自然科學理論體系持有惡感,它會想盡一切辦法使其窒息,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就能解決的。

所以在全新的《嘉德通義》中,他打算把這種輕視科技發展的思想設置在一個政治不正確的立場上,從根本上進行批判。

接著,再從軍事和農業兩方面確定自然科學的重大意義,進而扶持起自然科學的理論體系,使之成為發展軍事力量和農業生產的必須存在,使之成為政治正確。

盡管如此,他也不敢保證這一切就真的可以持續很久,但是不管如何,他都要做,做了,總比不做要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點,決不能陷入到機心和奇技淫巧的論述之中,這種思想將會指導肉食者為了榨取民眾體力而刻意不發展好用的工具,最終哪怕民眾餓死,他們都不會在意。

墨家雖然在為政方面多有不好的想法,但是他們注重機巧之術的發展,關注技術的進步,這一點我認為是很有道理的,自我行軍征戰以來,之所以屢屢得勝,未逢一敗,機巧之術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我軍使用的武器比敵軍的更加鋒銳,我軍使用的鎧甲比敵軍的更加結實耐用,數量也更多,我軍使用的弓弩能比敵人的弓弩射的更遠、更快,這些就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

而這一切,源於機巧之術在我軍中的應用,與此同時,這些年來大漢的糧食產量節節攀升,每一年都比上一年更多,其緣由也是機巧之術的發展使得我們能產出更多優質的鋼鐵。

這些鋼鐵不僅能滿足軍械的打造,也能滿足民間對鐵制農具的需求,過去辦不到的事情,現在能辦到,如此,則對農業生產大有裨益,糧食產量也會不斷提升,對於開墾荒地而言,也是極大的提升之物。”

這一論述得到了鄭玄的支持。

阮瑀也是最堅決的支持者。

阮瑀很關注農業生產,他知道從涼州時期開始,劉備就開始大量提供優質農具給農民,於是劉備統治地區的農民總能得到相對充沛的農具供給。

在雒陽做官之後,阮瑀也會關注每年糧食生產的問題。

他得知農具足量供給的地區,糧食生產的產量遠超過農具不能足量供給的地區,且發生饑荒的次數,也是農具充足地區遠遠少於農具缺乏地區的狀態。

由此可見,農具充分提供地區在糧食生產和抵禦災害的能力上都要遠遠超過其他地區。

因此他認為,發展機巧之術,能夠極大的提升糧食產量,增加大漢的糧食儲備,增強對災害的抵禦能力。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糧食儲備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編撰工作的三巨頭都表示了絕對的支持,那麽這段論述是毫無疑問的被加入了《嘉德通義》之中。

注重機巧之術的發展、否定機心和奇技淫巧的言論,確定機巧之術對軍事、農業生產的重大意義,這種論述就此被寫入了大漢的憲法之中,予以認同,成為政治正確。

最後,劉備也提點了一下縱橫家的外交之術,認為縱橫家在外交方面所講究的合縱連橫是很有意義的。

在大漢對外交往的過程之中,因為沒有很好的運用合縱連橫之術,過於高傲且盲目自信,以至於數次被匈奴偷家,導致經營西域行動數次遇到挫折,損失很嚴重。

當自身兵力投放不能及時達到的時候,利用合縱連橫之術獲得西域各國兵力而達成目的的行動次數比較少,善於使用這種外交術的人才更少,不能充分發揮大漢的戰略威懾力。

縱橫家之術決不能因為大漢一統而失去傳承與意義,縱橫家應當長期存在,為大漢帝國的外交而服務,不管是西域諸國,還是更西邊的貴霜、安息,乃至於大秦諸國。

總而言之,大漢的對外開拓的基本國策,需要縱橫家之術的參與。

於是禦用文人們開始在《嘉德通義》之中為縱橫家之術說好話,記錄好的故事,並且記錄劉備的語錄,以此確立縱橫家之術在未來大漢的基礎地位和存在的意義。

一番商議之後,主要還是遵從著劉備的命令,《嘉德通義》的基本論調就確定了。

兼采眾長,不以儒家之術為唯一的治國之術,而選擇采用諸子百家中的優秀學說予以參考,制定開放、開拓、進取、法制、嚴明、公正的憲法精神,以此作為大漢第三帝國的治國指導思想。

除了這種大政方針的指導思想之外,劉備還對一些比較具體的細節問題進行了親自指導、乾綱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