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2/2頁)

左驍勝軍的底子,乃是胡楷任蔡州防禦使時,招募蔡州鄉勇所組建的蔡州軍,建鄴帝於襄陽即位之初,蔡州大部,包括上蔡、遂平、西平、召陵、確山等縣,也是左驍勝軍的駐軍。

為增援河洛,左驍勝軍才奉命北上駐守鞏縣、偃師,待鄭氏棄河洛,戰局幾經變幻,汝潁會戰之後,整個淮上包括原蔡州全部地區在內,都成為楚山防區,而左驍勝軍的防區卻偏於一隅,甚至可以說是替楚山守淮上之側翼。

左驍勝軍很多將領對此都很有意見。

朱沆邀徐懷同往梁縣見楊祁業,目的是一起遊說楊祁業為大義奉旨南下,但站在左驍勝軍諸將的角度,他們怎麽可能不認為徐懷這是幫朝廷對他們施加壓力?

特別是楊麟此時身陷汝陽,生死不得而知之時,楊祁業連日都派信使趕來楚山救援,希望徐懷能調派精銳西進,助左驍勝軍解汝陽之圍。

現在倒好,徐懷非但不派援兵,還要幫朝廷對左驍勝軍施壓,迫使他們放棄對楊麟及汝陽的救援,直接趕往淮南參加另一場注定傷亡慘烈的苦仗、惡仗,換誰心裏不怨恨?

倘若楊麟僥幸能從汝陽殺出重圍,這事往後還有轉寰的余地。

倘若楊麟不幸戰死汝陽呢?

不管怎麽說,史軫都覺得必須阻止徐懷應朱沆之邀同往梁縣。

徐懷當然清楚史軫在想什麽,當下也猶豫起來,沒有急於應答,只說朱沆車馬勞頓,怎麽都要在羅山歇上一天才動身前往汝州(梁縣)。

……

……

王番這次乃是陪同朱沆前來楚山,順帶了解一下虜兵渡淮之後,楚山東線的防禦形勢,在衙堂陪同朱沆、徐懷吃過午宴,午後就匆匆帶著鄭壽、王孔等人離去。

朱沆攜旨在身,午後草擬一封奏章,詳細寫明晨時得觀西域石炮試射的情形,著人快馬傳歸建鄴,他就迫切想趕往汝州遊說楊祁業及左驍勝軍諸將南下。

不過,朱沆還是按捺住迫切的心情,表示車馬勞頓,在羅山暫歇一夜也無礙大計。

朱沆與隨行的朱芝等人暫且在驛館住下,也沒有說苦苦勸說徐懷。

徐懷則住在徐心庵給他專門準備的宅子裏,卻夙夜難眠,與柳瓊兒對坐案前閱看各處呈傳過來的卷宗。

史軫也是料得徐懷難以入眠,深夜拉著徐武磧叩門而入:

“節帥,朱沆相公前往梁縣,乃是奉旨而行,楊祁業以社稷大業為重,遵旨行事自然是好,即便抗旨不遵,陛下也會體恤其情,上下都不會有什麽責怨之念。但節帥與朱沆相公同往梁縣,事情就復雜了啊!到時候他人未必就會諒解楚山獨力抵擋河洛、京西之敵,是何等的艱險,只會對節帥你妄加揣測啊。梁縣斷不可成行啊!”

大越立朝以來,帝都都以皇太弟、皇太子兼領府尹一銜;朱沆這次權判建鄴府,實際執領建鄴府事,並加文英殿學士銜,在朝中的地位,僅在諸相之下,而在諸部侍郎及諸監之上,故而眾人改以“相公”相稱。

“朱沆相公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徐懷站在窗前,看著火把照亮院中的殘雪,說道,“這個冬季只要能將虜兵從淮南逼退,大越才能贏得真正的喘息之機啊……”

“第一次北征伐燕,葛氏一族幾遭夷滅,其後隨淮王趙觀南征北戰,再度崛起,自大越立朝以來,也是極屬罕見。葛氏經歷這樣的大起大落,節帥不應再以等閑視之,”史軫勸說道,“壽春守軍初時或會吃虧,但穩住陣腳之後,其志也必堅韌,非等閑所能摧折。在壽春守禦時限上,節帥當稍稍放寬估測。就史軫所見,壽春守上三個月,是沒有問題的,朝廷也有更充足的調兵遣將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