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物理學家大會(第2/3頁)

高能所無奈的同時,鄭院長也馬上意識到了,陳舟走的是燕大和麻省理工的聯合培養計劃。

所以,他一回到燕大,立馬就找來了周院長。

兩人一合計,就準備聯名數院的人,一起給學校,給邱校長提建議。

只不過,他們還沒動身找數院的人。

數院的孫院長、周院長,就先找到了他們。

想法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說幹就幹的事了。

於是,就有了燕大今天的這場會議。

不得不說,燕大對此事的重視程度,是十分之高的。

學校的院士校長,兩大“瘋人院”的正副院長,以及多名國內知名教授,聚在一塊,就只為商討陳舟的事。

但是,整個會議的進程,卻並不快。

倒不是因為會議商議的內容,有什麽贊同不贊同的。

面對這樣一位,可能很快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菲爾茲獎的學生。

在座的人,實在找不到不挽留的理由。

只是,該如何去實施這件事。

或者說,陳舟是否有這樣的想法,會不會想要留在國外再待段時間?

這都是不確定的。

而且,不管怎麽說,以陳舟的角度來看,他是還沒有走完聯合培養計劃的。

陳舟在麻省理工碩博連讀的學業,還是沒完成的。

雖然這對陳舟來說,有些無關緊要。

但從他以往的表現來看,他應該是打算繼續完成學業,直至博士畢業的。

這個想法,不是別人說的。

是和陳舟最為熟悉的,燕大數院的吳西平教授提出來的。

這一想法一說出來,立馬便得到了數院的張中原教授,以及物院的楊院長的贊同。

可以說,在燕大教授裏,最了解陳舟的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那他什麽時候會畢業?”邱校長思忖著說道。

吳西平搖了搖頭:“雖然說,以他目前的學術成就來看,隨時都可以畢業,但具體什麽時候,還真不好說。”

楊院長也說道:“他走的聯合培養計劃,也是數學系和物理系雙學位的,這個時間還真不好確定,得看他自己想以什麽課題,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了。”

邱校長微微皺眉,這樣說的話,時間還真不好確定。

但最為關鍵的還是,陳舟有沒有回國的打算呢。

雖然先前因為“青年人才的旗幟”一事,陳舟明確的回應過留學問題。

但是,誰也不知道,一個人經歷了時間之後,會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而且,以陳舟目前所取得的,和將要取得的學術成就,麻省理工一定也會盡力挽留的。

“這個時間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得看陳舟自己的想法。”孫院長適時說道。

聽到孫院長的話,會議室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人心是最難猜的,也沒有人願意去猜。

事實上,坐在這裏的人,也並不全是希望陳舟回來的。

一位手拿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雙獎的學者,回到華國,是會引起極大改變的。

而他們,未必能適應這種改變。

原本屬於他們的資源,也很有可能發生變化。

這一點,從陳舟先前完成國外“萬人計劃”的第一個課題時,就已經顯現了出來。

“我覺得,他應該畢業就會回來吧。”

一個聲音,打破了這種沉默。

會議室裏的所有人,都看向了說話的這人。

吳西平悄悄給身旁的老夥計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千萬別亂說,這可不是小事。

但張中原卻並沒有理會吳西平的眼色,他繼續說道:“陳舟這個人,我多少還是了解的,他說過的話,基本上不會變。所以,我相信他畢業之後,就會回來。”

頓了頓,張中原又補充道:“而且,我覺得,不管他回不回來,我們也不能放過這樣一個人才吧?我們應該主動一點,而不是把可能性留在他自己回不回來上。”

直到把話說完後,張中原才看了身旁的吳西平一眼。

但這會的吳西平眼中,已經滿是無奈。

不過,了解張中原性子的吳西平,卻也知道,不說這番話的話,張中原就不是張中原了。

“校長,張教授說得有道理,我們不能放棄主動性,而且在SLAC的下一步消息公布前,我們就應該有所行動。”孫院長在看了張中原一眼後,也出口說道。

邱校長微微點頭,但卻沒有立即做出決定。

見此,鄭院長出聲說道:“現在十有八九可以確定,SLAC的膠球實驗,就是陳舟一手導致的。趁著現在還有院校在觀望,等待著SLAC的下一步消息,我們確實應該抓住主動性。”

現在,兩大“瘋人院”的院長,都說出了一致的話。

邱校長也不再猶豫,一一掃過在座的眾人,然後將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