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2/4頁)

此外,還有少量直屬部隊。

禁軍數量整編後約十三萬余人,裁汰下來的軍士分遣到地方,變成駐防部隊。

此十三萬精兵,便是五代汴梁禁軍“傳家寶”的最初由來,一代代傳至北宋。

“前次楊亮俘濮兵千余,今又有數百。揀選五百精壯,補入歸德軍,余皆送往垣、澠池二縣,租種公中田地。”邵樹德說道。

陳誠應是。

“柏崖倉汴軍願降了嗎?”邵樹德一邊向縣衙而去,一邊問道。

“暫未降,不過或許有戲,賊兵並未傷我使者。”陳誠回道。

勸降柏崖倉守軍,夏軍這邊也是付出了誠意的。派了一位不怕死的勇士攜帶邵樹德親筆信而去,結果勸降失敗,但使者也全身而回,這就頗堪玩味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汴軍內部也意見不一,這就存在操作的機會了。

“城內還有多少百姓?”

“不足百戶。整個河清縣,按戶籍黃冊來看,也就八百戶左右,而今多逃散到他處了。”

“還是要恢復戶口,發展生產。可惜,汴軍未必讓我如意。”邵樹德嘆道:“讓封渭來見我吧。”

封渭在外“公費旅遊”很久了,天平、泰寧、感化、平盧、魏博五鎮轉了一大圈。說實話,成績不是很如人意。但這不怪他,因為有的人就是腦子不好使,比如青州王師範。

縣衙內破敗無比,焦黑一片,連張好點的坐具都沒有。

親兵們搬來虎皮交椅和案幾,盧嗣業、杜光乂二人帶著一幫手下,直接坐在蒲團上辦公。

封渭匆匆趕了過來,行禮道:“參見大帥。”

邵樹德仔細看了看他,四五十歲的人了,在外奔波這麽久,與人勾心鬥角,確實很不容易,鬢角白發都多了不少。

“大郎辛苦了。”邵樹德說道:“君有此功,我欲表為河南尹,今後便不要出外奔波了,安心整治地方吧。”

作為妻族,封渭願意幹事,勇於幹事,沒有想著混日子攢太平功勞,這就已經讓邵樹德很滿意了。今後只要不出差錯,定然會有造化。

“大帥有命,自當從之。”封渭謝道。

陳誠坐於一旁,解釋道:“封使君可暫寄治河清縣。”

封渭了然,和他猜測得差不多。

處於夏軍控制下的河南府屬縣,就只有河清。他這個河南尹,就目前而言,與河清縣令沒甚差別。

原本的河南尹自然是佑國軍節度使張全義了,但他已出任河陽節度使,河南尹的職務交予何人,尚未可知——因為戰爭,道路不通,宣武使者暫時無法抵達長安。

“河清縣,我會遷移民戶,且耕且戰。”邵樹德繼續說道:“河清在手,王屋、垣縣安枕無憂,可放心耕牧。亦可為我軍前出之基,汴軍需重兵布防,被動無比。若我是朱全忠,定會調集大軍圍攻,非得收復此縣不可。這個河南尹,做得可不容易。”

“若無殊功,如何得享富貴?”封渭明白此事的重要性,立刻表態道:“某今日便召集縣衙舊人,清查田畝、戶籍,將諸事理順。”

“時間緊迫,我已行文河中,裴氏、柳氏、王氏會舉薦一些老於事務的雜任吏員前來幫你。幾個佐貳官員,將由銀州經學選派,快馬趕來。”邵樹德點了點頭,道:“河清已下,後面便要論功行賞了。河渭蕃部損失不輕,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們分地。先一人二十畝,後面有戰功之時,再分。”

“遵命。”封渭應道。

邵樹德在縣衙內一直待到晚間,隨後出了城,巡視軍營。

河清縣城墻在修繕、加固,蓼塢碼頭也在緊急修繕,並加修一道城墻,正好做個小倉城。

來自河中的夫子與部分蕃人老弱婦孺一齊上陣,野外燈火通明,徹夜不休。

四月初二夜間,第一批來自陜州的糧食冒險抵達蓼塢碼頭,邵樹德大大松了一口氣,親自前往碼頭迎接。

所謂的“冒險”,其實是有雙重含義的。一是通過黃河運糧,本身就有風險,二是為了躲避汴軍水師的襲擊,夜間冒險靠岸,黑燈瞎火之下,發生船毀人亡事故的概率大增。

對這些水手,邵樹德當場稱之為“勇士”,其功勞不比戰陣上廝殺小。

“實到四萬八千八百余斛粟……”邵樹德伸手抓起一把粟米,心情別提多舒爽了。

在河洛發動戰爭第四個年頭了,終於通過船運將糧食運到了下遊。這個結果,是三年內無數將士用生命換來的,真的很不容易,因為地形對己方太不友好了。

“奮戰數年,終於看到了發揮我軍優勢的契機。”邵樹德輕輕放下粟米,道:“我就在河清縣,哪也不去,將士們可敢為我退敵?”

“殺他個人頭滾滾。”不知道誰起了個頭,碼頭附近的武威軍士卒們紛紛高呼,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