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

“昔年攻靈州康元誠大營,劉副將便是先登勇士。”河清縣城內,邵樹德親自走入武威軍將士之中,找到了因傷躺在床榻上的劉三斛。

“猶記得,當時我將康元誠之愛妾賞給你了。本以為劉副將就此沉溺於溫柔鄉中,不復勇武。可今日先登者又是你,莫不是又來問我討賞?”這話一出,眾人轟然大笑。

劉三斛嘴角咧了咧,有氣無力道:“大帥看著賞便是。”

昨日他奮力先登,勇戰多時,戰後脫力暈倒,身上取下來十幾個箭頭,立下了奇功。

“陳副使。”邵樹德喊道。

“下僚在。”陳誠走了過來,軍士們紛紛讓開,幾個副將、十將還向他行禮。

“河清縣令組織壯丁健婦上城戍守,城破之後還帶人巷戰。此等賊官,可有家眷?”邵樹德問道。

“賊官之妻已被擒獲,正待發落。此女年歲不大,出身盧氏。”陳誠回道。

“賞予劉副將。”

“遵命。”

將士們情不自禁地驚呼一聲。盧氏女,得到可不容易。這劉三斛可真是撞大運了,兩次都讓大帥加賞。

邵樹德滿面笑容,心中卻有些感慨。

十年前,他還言必稱“禍不及家人”呢。這在當時簡直是奇談怪論,嚴格來說,那是他犯下的不小的錯誤,因為你格格不入,別人也不理解你,容易失掉人心。若不是他與將士們朝夕相處,慷慨大方,仗義疏財,又關心他們的生活,同時還有一點武勇的話,說不定就讓人輕視了。

現在他所做的事,是越來越符合時下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完全是英明之主的所作所為——當然,像朱全忠那樣把自己小妾賞給部下,他還是做不到。

一個人、幾個人、幾十個人,終究不能對抗社會大環境的同化,也改變不了人們的思想潮流,或許五百個人可以試試?

“大帥,豐安軍已至華州,天德軍剛過蒲津關,抵達河東縣。”離開傷兵營地之後,陳誠跟在邵樹德身後,稟報道。

可算要來了!

邵樹德有些高興。河清縣這邊,能打的其實就武威軍,飛龍軍一部數千人要麽是陰山蕃部、要麽是後方整訓的新兵,戰鬥力是比不上武威軍的。

豐安軍、天德軍也是老牌子部隊了,正兒八經的“鐵林系”出身,還是整整一萬四千步騎,終於能讓單薄的兵力厚實一些了。

“汴軍可有援軍趕至?”

“有斥候來報,河陽城外出現部分汴軍騎卒,千騎以上。他們捕了兩個出外樵采的賊兵,發現是降人。”陳誠答道。

降人就是降兵。

這些年諸鎮大戰,全國人口減少,但武夫數量卻逐漸增多,戰時還有很多臨時征發的兵將,降人是一坨一坨的,多不勝數。

朱全忠的降人主要來自兗、鄆、徐、淮四鎮——這幾年他相繼拿下了曹、宿、徐、濠、壽,與楚州飛地連在一起,相當於一個半到兩個藩鎮了。

這些州縣本身就有兵,投降過來後,朱全忠下令揀選精壯入嫡系部隊,余皆送到河洛、汝蔡與夏軍消耗。如今河陽連番大戰,當然也要往這邊派人了。

地盤越多,兵將越多,其實不光朱全忠面臨這個問題,邵樹德也一直在努力消化、清理雜牌。

陜虢軍、河中軍、蕃兵、各種降兵等等,其中老丈人的威勝軍大概是最大的雜牌……

“我來的是嫡系衙兵,朱全忠派來的是送死的降兵。”邵樹德看著被押往城外的徐州降人,笑道:“可惜柏崖倉重地,張慎思沒有派降兵,不然倒多了幾分招降的把握。”

昨日大軍破城,守軍降者四百余,基本都是徐鎮降兵,其余皆戰死。

“大帥,降人未必不願意死戰,還是得料敵以寬。”見邵樹德還有興趣聊降兵的事情,陳誠也不著急了,道:“朱全忠的降人更多,最早的蔡人已成汴軍中堅,不可大意。”

“我看朱全忠是想消耗、整編雜兵。”邵樹德說道。

打敗秦宗權後,朱全忠收編了十余萬蔡賊,兵力膨脹到接近二十萬。

歷史上他攻滅二朱、時溥、王師範之後,軍隊繼續膨脹,達到二十多萬,一度接近三十萬。可想而知,這三十萬人的質量是參差不齊的,因為很多人本來是農民,作為土團鄉夫被臨時征發,然後隨著大軍投降,但也算投降軍士的一員。

朱全忠養不起這麽多軍隊,勢必要大加消耗,而他對付這些人的招數很簡單:不太行的放回家種地,有點水平的派往各個戰場消耗,精壯補入自家各支有正式番號的部隊。

經過多年的努力,稱帝之前,他成功地將衙軍縮編到十五到二十萬人。稱帝之後,繼續整編,撤銷了大量軍隊番號,汰弱留強,最後保留了十二萬禁軍,編為左右龍虎、左右神武、左右羽林、左右龍驤、左右天興、左右廣勝六軍,統歸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在京馬步軍都指揮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