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撥雲見日(第4/9頁)

鶯桃抱著劉決明站在最邊上,有意與居白英隔開老遠。見宋慈向自己望來,其他人也都向自己望來,她應道:“老爺那天是來過我這裏,教過明兒寫字,離開時對明兒很是憐惜,很是不舍,再三叮囑我照顧好明兒,便如……便如囑咐後事一般。”

宋慈繼續道:“劉鵲見過鶯桃夫人和劉決明後,回到醫館書房開始著書,其間先後把高大夫、羌大夫和白大夫叫去書房,對三人所說的話驚人地一致,都說《太丞驗方》即將完成,打算托付這部凝聚他畢生心血的醫書,意思是要傳承衣缽。劉鵲年過五十,最近半年染上風疾,常頭暈目眩,曾好幾次突然暈厥,他身為大夫,卻一直治不好自己的病,然後在這一天出現了種種反常,有意要將衣缽托付給弟子。”

“你是想說,”喬行簡道,“劉鵲有求死之意?”

“不錯。”宋慈點頭道,“劉鵲的種種反常之舉,正是有意求死的表現。圓形食盒裏有四種糕點,分別是蜜糕、糖餅、韭餅和油酥餅,全都下了砒霜,其中韭餅和油酥餅被吃過,蜜糕和糖餅則是原封不動,這符合劉鵲不吃甜食的習慣,加之我又在劉鵲的齲齒中發現了韭菜碎末,由此可以證實,劉鵲生前的確吃過糕點,這才中了砒霜之毒。那些糕點雖是桑榆姑娘親手做的,但一來桑榆姑娘尚未確認劉鵲就是劉二,沒理由提前下毒殺人,二來砒霜只在表皮之上,並非制作糕點時下的砒霜,而是糕點制作好後再塗抹上去的,因此,除了桑榆姑娘,但凡接觸過這盒糕點的人都有可能下毒。我向黃楊皮查問過,他清點藥材時,發現那天醫館藥房裏的砒霜變少了,被人取用過,而在劉鵲死前,唯一去過藥房的,便是劉鵲本人,這一點三位藥童都可以證實。所以我認為劉鵲是有意求死,自行將砒霜塗抹在糕點上,再吃了下去。”

“你說劉鵲有求死之意,確有這種可能,但說劉鵲是服毒自盡?”喬行簡皺著眉搖了搖頭,“那他直接吞服砒霜即可,何必多此一舉,把砒霜塗抹在糕點上再吃下去,還把所有糕點一個不漏地塗抹了個遍,連他不吃的蜜糕和糖餅都塗抹了砒霜?”

“喬大人這話問得好。”宋慈說道,“劉鵲當天表現出異常,比如他時不時地嘆氣,那是上午就有的事。我認為那時劉鵲便有了求死之意,不管下午桑榆姑娘有沒有上門道謝,他都會選擇在當晚吞服砒霜而死。只不過桑榆姑娘的突然出現,讓劉鵲在決定服毒自盡時,多動了一些心思。當時劉鵲問桑榆姑娘是不是來報仇的,又求桑榆姑娘不要傷害他的家人,可見他揣測桑榆姑娘的來意便是報仇。他已經決定自盡,不在乎自己的死,但他在乎自己的家人,準確地說,是在乎他的獨子劉決明。桑榆姑娘家破人亡,父母兄長慘死,此等仇恨可謂不共戴天,劉鵲怕自己死後,桑榆姑娘不會罷休,還會繼續找他的家人尋仇,會傷害到劉決明,因此他把桑榆姑娘送來的糕點全都塗抹上砒霜,再吃下糕點自盡,用自己的死來嫁禍桑榆姑娘,將這個潛在的仇人除掉。喬大人曾在劉鵲的右手指甲縫裏發現殘留的砒霜,證明他生前曾用手抓拿過砒霜,這是證實他自己下毒的佐證。”

說到這裏,宋慈將手中的《太丞驗方》舉了起來,道:“證明劉鵲是死於自盡,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樣證據,便是我手中的這部《太丞驗方》。”他走到鶯桃和劉決明的面前,蹲了下來,看著劉決明。劉決明依偎在鶯桃的臂彎裏,這一幕讓宋慈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當年他像劉決明這麽大時,也曾這般依偎在母親的懷抱裏,可是自那以後,他就沒有與母親相依的機會,再也沒有了。他的語氣溫和了許多,道:“你爹教你認的那些字,你還記得嗎?”

劉決明小小的腦袋點了點,道:“記得。祖師麻,味辛,性溫,小毒。”

宋慈點了點頭,站起身來,說道:“劉鵲死的那天,曾教過劉決明認字寫字。那是他第一次教劉決明習字,卻不教一些簡單易認的字,反而教的是‘祖師麻,味辛,性溫,小毒’這九個字。祖師麻是一味藥材,這九個字是這味藥材的性味。劉鵲當天對劉決明極其嚴格,要求劉決明將九個字認熟寫對,可見這九個字極為重要。劉鵲當然不是為了教劉決明辨認藥材的性味,而是另有用意。‘祖師麻’別名黃楊皮,我一開始以為與藥童黃楊皮有關,但轉念一想,想到了另一層意思。

“劉太丞家中,有一座祖師堂,裏面供奉著皇甫坦的畫像,還有一塊高宗皇帝禦賜的‘麻衣妙手’金匾。劉鵲在教劉決明習字前,曾去祖師堂祭拜過,還獨自在裏面待了一段時間才出來,此事黃楊皮可以證實。我由此想到‘祖師麻’三個字,會不會指的是祖師堂中的‘麻衣妙手’金匾。於是我去了一趟祖師堂,關起門來,踩在供桌上,查看‘麻衣妙手’金匾,在匾後找到了一口木匣,裏面裝的正是這部《太丞驗方》。劉太丞家聰明人不少,我怕有人解透這九個字的意思,會去祖師堂找到這部醫書,於是我自己帶走了這部醫書,暫且保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