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報功(第3/4頁)

朱棣眼皮子微微一擡,深深看了解縉一眼,隨即頷首:“嗯。”

這畢竟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事,朱棣又想起了邸報,於是道:“邸報也要刊載,這是重中之重,自我大明開國,難得有這樣的喜事,歷朝歷代,戶籍大增,都是盛世的征兆……”

說著,朱棣看向張安世。

張安世會意,立即道:“臣……回頭去交代。”

朱棣道:“就如此吧。”

他雖掩飾不住喜色,卻還是顯得矜持,等眾臣告退,朱棣則落座,神色漸漸輕松下來。

亦失哈給他上一杯茶盞。

朱棣呷了一口茶,這才露出了喜色:“總算……大功告成了,倒是不容易,難得……他們還肯辦事。”

亦失哈堆笑道:“奴婢也賀喜陛下。”

朱棣微笑道:“如今朕已老邁了,能給子孫們,留下這樣的江山,總也算是說的過去。”

朱棣說罷,一副感慨的樣子。

亦失哈笑了笑道:“陛下龍體康健著呢,能活一百歲。”

朱棣擺擺手,哼了一聲道:“入你娘,休要說這些廢話。”

可若是仔細看,不難看到他那嘴角上揚的弧度!

……

解縉回到了值房,走在最後頭的胡廣,見左右無人,一溜煙地跟著解縉進去。

“解公……”

解縉見了胡廣,立即露出笑容。

身為文淵閣大學士,解縉無論和楊榮、金幼孜同僚多久,亦或者是否是同鄉,哪怕平日裏再怎樣說笑,說什麽彼此交心的話,其實在骨子裏,解縉對楊榮和金幼孜,或多或少,還是有所提防的。

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即便是解縉,也不敢說對此二人有十足的了解,聰明人的心思,實在太難揣測了。

可唯獨對胡廣,就如楊榮總能對胡廣推心置腹一樣,解縉對他,倒無提防,何況二人的淵源極深,更是天然比其他人要親近許多。

解縉坐了下來,對胡廣示意坐下,便道:“胡公,似是有話?”

胡廣坐下便道:“今日陛下龍顏大悅……很難得見陛下這樣高興了。”

解縉的表情也輕松下來,微笑道:“是啊,聖心難測,陛下這樣高興,確實少見。”

他將聖心難測四字咬得很重。

胡廣感慨:“可今日奏報,我倒是見解公有所保留,卻不知何故,怎麽?解公有什麽憂心的事嗎?”

解縉別有深意地看了胡廣一眼,隨後慢悠悠地道:“宋王殿下最近在做什麽?”

“啊……他?”

突然提到張安世,胡廣有點奇怪,但還是道:“近來,倒是深居簡出,神神叨叨的,他……不太合群……”

解縉卻是道:“這卻未必。”

胡廣很是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隨即道:“還請解公賜告。”

解縉道:“隱戶這事……太大了,這樣的大事……宋王殿下卻不聞不問,你說這合情合理嗎?”

胡廣聽罷,眼眸隨即微微一張,醐醍灌頂一般,道:“解公的意思是……對呀,宋王最喜歡爭功了。”

解縉露出微笑,道:“這不是爭功,這是為陛下分憂。”

胡廣道:“其實不就是一個意思嗎?”

解縉笑道:“幹的是一樣的事,可解讀不同,就天差地別了,為陛下分憂的乃是忠臣良將,爭功的是亂臣賊子。”

“……”

解縉繼而道:“隱戶的事太大,功勞也太大,現在倒是頗有幾分成效,但是難保……不會有錯處,所以這個時候,可不是邀功請賞,而應該想盡辦法,和此事撇清,天下的功勞,那也該給陛下,是給下頭那些用命之人的。”

胡廣就算是傻瓜,此時也大抵能明白解縉的意思了,恍然大悟道:“這麽大的事,難免會有一些錯誤……只要有錯,將來……哎呀,多謝解公提點。告辭!”

他這頭說完,便立即興沖沖地要走。

解縉呷了口茶,卻在他快走出門的時候突的道:“回來。”

胡廣回頭看他道:“解公還有什麽見教?”

解縉放下茶盞,微笑道:“胡公這樣興致勃勃,可是要興沖沖的去尋楊公,將這一番理解相告?”

胡廣老臉一紅,眼神心虛地飄了飄道:“只是探討。”

解縉嘆了口氣:“勸你還是休要去提才好。”

胡廣道:“我……也只是隨口一說。”

解縉道:“你這樣隨口一說,可能會顯得你幼稚。”

胡廣:“……”

解縉道:“老夫能想明白的事,這文淵閣裏,大家都大抵能想到,所以……這等事,是彼此都已意會,其實沒有探討的必要,不然,徒增人笑的。”

胡廣:“……”

他感覺他已尷尬得可以摳出一個房間了!

……

郵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