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絕不可能(第4/4頁)

不知是誰,談到了糧價,幾乎所有人,都變得興奮起來。

在此的,大多是士紳出身。

這一次,加倉糧食的不少,本來讀書人不該言利的。

可糧價關系到的,卻是太平府和威國公,卻不禁讓人滋生出無窮的興趣。

朱棣默默地走到一處角落,落座,詩會這邊主辦的人,立即有人奉了茶來。

朱棣呷了口茶,依舊沒有發出什麽響動,只安靜地聽著其他人的話。

“聽說……許多地方已經出現餓殍了,這糧價不瘋漲才怪,我看不只十兩,便是十二兩、十三兩也有可能,前幾日,老夫聽聞鳳陽出了餓殍,立即便又東挪西湊加了一倉的糧,等著吧,現在天怒人怨,這是天災人禍的征兆,到了那時,糧食就是金銀。”

“你也加了一倉?我加了三倉。”

“劉兄大手筆啊!”

“掙錢是小,捍衛名教是大,現在外間有許多人說,什麽太平府今年糧食大熟,老夫就不信了,他太平府……這樣胡來,還能豐收!必定是有人急了,知道這太平府要出大事,到時無糧,所以想辦法放出這些消息,好低價購糧,想要緩解燃眉之急。”

“只是你這購糧的資金……”

“我是抵了地,籌措來的,哎……真恨平日裏沒有多少金銀在手,反而便宜了錢莊。”

“無妨,無妨……”

大家議論得越來越熱烈。

一時之間,竟無人關心詩詞了。

那張太公見許多年輕人說得興高采烈,他年紀大,沒有急著去討論,心裏卻也是樂不可支,只是不好表露,只是含蓄地帶著微笑。

“當今陛下……糊塗啊!”有人極小聲地竊竊私語:“歷來大奸似忠,太平府此等欺上瞞下的手段,這是歷朝歷代的奸臣慣用的手法,可陛下竟不能察覺。”

“這你就不懂了……”有人聲音壓得更低:“依我看,有些事啊……人家不是不知道,就如那章惇,窮兇稔惡,罪無可赦,可為何他能為相,執宰天下?不還是因為……”

說到這裏的時候,這人用手指了指房梁,意味深長的樣子。

有人便接口道:“這倒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朱棣依舊喝茶,只是聽到這裏的時候,身子稍稍頓了一下。

“無論如何,此番……等夏糧征上來之後,真相大白,一切奸邪,便無所遁形。到了那時,朝中有胡公等這樣的君子,必要仗義執言,我等小民才有出路。”

眾人紛紛點頭,張太公也聽得激動。

此時,卻聽這回廊那邊有人傳出聲音:“那是什麽?”

眾人聽了這人的話,便也朝回廊那裏看去。

回廊那裏,可以眺望江景。

於是有人踱步而去,一看,竟沉默了。

張太公見狀,自然也上前,便見那江面上,浩浩蕩蕩的,竟都是貨船。

無數的貨船,前後銜接,浩浩蕩蕩,數之不盡,竟是充塞了整個江面。

有人細細看那貨船上張掛的旗幟,雖然旗幟上的字是不可能辨認,可是這旗幟的款式,其實許多人卻是熟悉的。

這是糧船特有的旗幟,官府征糧,運輸途中,必用糧旗為標志,示意沿途的差役和巡檢,不得橫加阻攔。

於是有人驚呼:“糧……糧船……”

“何處來的糧船……”

人群有些騷動。

越來越多人出現在回廊上,許多人扶著欄杆,認真地瞧著那些貨船。

卻見那糧船數百上千,猶如江面上的長龍,一個個的在各處的碼頭靠岸。

“這像是……像是……能運來棲霞的糧船,應該是那太平府九縣的吧。”

“不可能,絕不可能,怎麽會有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