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3/6頁)

可能在京城的人,或者是在後世經過了信息爆炸洗禮之人無法感受的是,在古代的信息條件之下,想要得知信息是很難的。

哪怕是朝中的信息,等到了天下各州府的人知道的時候,其實這消息已經轉了十幾手了。

可能一個月前,皇帝胃口不好,請了禦醫看病,一個月之後在某個地方,這信息就成了皇帝在吃屎,而且還吃的很開心。

哪怕是地方官府,他們委托專門的人去抄錄邸報,帶回來了解朝廷的動向,其實獲取信息的成本也十分高,一方面,府縣在京的人手有限,不可能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就派人日夜兼程的趕回來,他們可能是搜羅了一個月,或者幾個月的信息之後,再一並送回。

等那個時候,你再見到,其實黃花菜都已經涼了。

另一方面,抄錄者往往都是尋常的文吏,幹的卻是跑腿的差事,知府、州官和縣令們向來對於吏員都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這些抄錄下來的邸報,可能只是一個疏忽,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刊行的邸報就顯然不一樣了,這明顯是通政司那邊放出來的原版,而且大量印刷,那麽勢必在印刷之前,就進行過一次次的校對和審查,幾乎可以杜絕到出錯的可能!

主要是它們有利可圖,基本上可以確保十天刊行一版,而後火速地通過各處商路至各州府發售。

當然,等大家能買到的時候,可能確實是在十天,甚至一個月之後,可也比從前的強得多。

於是,單單江西這邊的代理,就收到了七萬份的訂購!

這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也就意味著,繼這一年一刊的八股筆談,書商們通過和張家的合作,又多了一個穩定的財源。

此時大家算是服了,於是瘋了似的派人往京城催貨。

而京城這裏,又得到了無數的訂單,不得不拼命加印!

哪怕趕不及院試了,市場上對此的需求依舊還是巨大,畢竟……五十萬一售而空,可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依舊還沒有買到第二版。

張安世不得不定下了加印三十萬本的目標,除此之外,根據各省傳來的邸報訂購量,預備發布第二版的邸報。

這邸報,張安世可是從不夾藏其他東西的,裏頭所有的內容,都由通政司進行整理和校對,張安世只負責維護渠道,進行排版印刷即可。

至於其他的盈利手段,現在還不能動,時機未成熟。

這巨大的印刷缺口,也帶來了印刷業的繁榮,除了幾乎整個京城的印刷作坊如今都與張家進行合作之外,張安世也打算在棲霞渡口這兒,興建一處規模龐大的印刷作坊。

朱金為此,又開始忙碌,他現在其實有點被這操作嚇瘋了。

一本書賣八十萬本,是什麽概念?

可怕的是,這八十萬本,可是每一本三兩銀子,刨除掉書商的微薄利潤,運輸的費用,以及印刷的成本,剩余的純利潤,也是朱金想都不敢想的。

一船船的銀子,現在已開始往京城這裏送了。

那張家,在渡口那兒,只建了一個倉庫,就那麽一個臨時倉促,卻是數不清的金銀隨意堆砌。

沒辦法……實在太多了,日進金鬥,數銀子都數不過來啊!

為此,張安世已招募了不少信得過的壯力,讓他們守著。

張安世都不禁為自己的義舉感動得要哭了,總共招募來的七十多人,沒一個保護他自己,全是去保護銀子的。

自然,現在京城已經罵聲一片了,不少讀書人曉得了地方上的情況,有的通過家書,有的是從南直隸各州縣的反饋,各種叫罵聲不絕。

這是絕戶錢啊,真正的是黑了心!

可罵歸罵,張安世毫發無損。

而他則在渡口這裏,開辟了一個校場,專門是給丘松玩火藥的。

丘松在這裏是混的如魚得水,樂此不疲。

火藥並不是純粹引爆這樣簡單,可能對於有的人而言,只是如此。

可是專業的人就是不一樣,他會根據藥量的多少,火藥埋藏的位置來確定爆炸之後不同的效果。

至於這火藥包裏添加什麽,哪一種火藥包殺傷力最大,哪一種火藥更適合摧毀建築,這些統統都是大學問。

這就是專業!

只有把一樣東西研究透了,了解它的所有特性,那麽同樣的火藥,在丘松的手裏,和其他人的手裏所造成的威力,就完全不同了。

一種是毀天滅地,而另一種,可能只是造成殺傷而已。

“大哥,俺覺得丘松很危險,他遲早會被自己的火藥炸飛的。”朱勇表示自己很擔心。

張安世一臉無奈地嘆口氣道:“你們都是看見的,不是我慫恿他玩,是他自己要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