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2/6頁)

楊太公頓時就道:“那還愣著做什麽!趕緊的,趕緊去買十張來。”

當下,管事連忙去了縣裏,到了下午的時候,才將邸報買了回來。

這楊太公是有見識的人,只一看這邸報的內容,就曉得這絕對是正宗從通政司抄錄來的。

五十文一張,也只是對於楊太公而言便宜而已,可對尋常百姓,卻已算是難得了。

他細細看過後,心念一動,擡頭對管事道:“從今往後,但凡有這報紙,都買十份,按時放在老夫的書桌上來。”

管事道:“老爺,這考完了也放?”

楊太公眼眸一張一合,若有所思的樣子,口裏道:“你懂什麽,以往也會有京裏的消息來,可這些消息,要嘛是真假難辨,亦真亦假,要嘛就是抄錄的人有錯誤,有時候,一句話出錯,意思就差之千裏了!”

“你不要小看這樣的邸報,這裏頭看上去都是官樣文章,可看得懂的人,卻總能看清時局變化,還有未來朝廷和各地官府的動向!裏頭的奧妙多著呢。再者說了,讓子弟們多讀讀,不但做策論有用處,將來若是他們真能考上功名,也大有裨益。”

管事聽罷,自是連忙應下。

楊太公則繼續看邸報。

越看,越覺得此時朝中的動向似乎有些不同。

“怎麽有太祖高皇帝時期的風氣了?”楊太公放下邸報,陷入沉思,而後下意識地道:“還有,誅滅一個縣令三族,照理朝中一定有人上奏為其求情,畢竟過於嚴厲!可為何朝中解縉人等竟是不發一言,不見他們的奏疏?是邸報裏沒記,還是……他們嗅到了什麽?”

“還有,皇帝下旨命太子去迎自倭國返航的鄭和,如此恩隆,可見來年的下西洋,已是不可避免了。”

“蘇州和松江的水患總算是定了下來,陛下又恩準免賦一年,不是這幾年國庫艱難嗎?何況陛下好大喜功,怎的這時候……又肯慷慨解囊?”

楊太公皺著眉頭,細細思量著,慢慢地消化著邸報的內容。

很快他坐不住了,忙是到了自己的書房,取了筆墨紙硯,開始給遠在京城的兒子楊相修書。

“楊相吾兒,為父尚安,今聞京城動向,有一言告誡,謹記、謹記:吾兒會試高中,縣中已來報喜,為父心中甚慰,你在京城,不久即可選官入朝,他日入朝與否,都需謹言慎行,尤不可妄議國政,更不可言涉及宮中事,凡有人與爾議此事者,吾兒當避之,且記此言,不可魯莽。汝母亦安,勿念!”

寫罷,立即將書信封了起來,又命人用快馬送出。

楊太公有一種預感,未來的朝局,一定會有劇變!

雖然他不知道變故是什麽,卻知道,但凡有變,勢必有人抨擊,而解縉為首的這些人,這樣以天下為己任,擅長評議朝中長短的人,都表現得如此沉默,那麽一定是因為風向不對。

這個時候,他那兒子若是不能謹言慎行,到時可能就成了出頭鳥,死無葬身之地了。

他臉色凝重地送出了書信,依舊還是覺得不放心,於是又吩咐人道:“再說一遍,有最新的邸報,立即去買,不要怕耽擱功夫,買十份,不,買三十份,要發付給族中各房的人看,還有族學那裏,要進學的也都看看。”

隨即,又拿起那邸報,看著裏頭一絲不苟的官樣文章,眼裏復雜。

……

代理的書商們瘋了。

他們起初以為,如此大量的書和邸報投入市場,只怕到時要回籠資金,要困難得多。

所以此番進貨,其實是冒著巨大資金風險的,壓力太大了。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完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之外。

所有的書,分發去各府各縣,所有的鋪子在一個多時辰之後,居然火速地派人往省城。

售罄了。

統統售罄了。

補貨,趕緊補貨。

這天下……怎麽突然冒出了這麽多的讀書人了?

就在疑竇之際,等有人說出了實情,這書商們才恍然大悟。那些人瘋了……不對,那些人沒瘋,一個個都精明過頭了。

可不精明的人,能詩書傳家,能在這四鄉八裏的地裏,成為人上之人嗎?

省府這邊的貨,其實也已告罄,於是只好讓人帶著大量的預購金,去請張安世加印。

眼看著這金山銀山就在眼前,手裏沒貨,這還能讓人不跳腳嗎?

不只如此,邸報的銷量也遠遠超出了預期,兩日之內,居然也銷量一空。

一方面是價格在讀書人的承受範圍之內,另一方面是受策論的影響,還有一個方面,其實是一些人對於信息有著巨大的需求。

聽聞訂購的不只是讀書人,甚至還有不少的商賈,哪怕是衙中的官吏,也願訂購。